财讯:红杉资本创始人张帆:我离开不是看淡风投领域——中新网
参与百度、分众等企业的投资,现在致力于公益的创投。
春节前退休的前红杉资本中国基金创始人和执行伙伴张帆在接受前一天记者采访时表示,自己因为个人原因离开了红杉资本,关注公益的创投。
“在过去的一年里,我开始关注公益创投。 另一方面,我希望2001年回到国内,2005年建立红杉资本中国基金,工作生活节奏非常快,现在作为顾问指导建立公益创投基金,进行调整。 张帆前一天对记者说。
1月25日,红杉资本中国基金对外确认,企业创始人之一张帆从这家企业离职。 美国的红杉资本创立于1972年。 2005年9月,张帆与沈南鹏和红杉资本一起建立了红杉资本中国基金,在资金规模和声誉上,均居国内风投行业前列。
作为中国著名的风险投资者,张帆投资过百度、空中网、分众等著名的纳斯达克上市企业。 在红杉工作期间,张帆作为创始人之一和执行伙伴之一参与了三个美元基金和一个体民货币基金的设立和管理。
公益创投是风险投资行业的一个分支,它承担着越来越多的社会功能,为创造社会价值的公司和公益机构提供投资,用风险投资的运营哲学和方法促使这些机构加强管理,引起人才等。 公益创投不仅追求经济利益,而且重视社会价值和社会利益(如改善弱势群体生存、保护自然环境等)的体现。 现在国内只有npp和联想集团开展了同样的公益创投计划。
会话
"我离开不是看风的领域. "
张帆认为风险投资将迎来新的快速发展期。
接受记者采访的张帆说,他的离职不是因为在当前经济形势下对风险投资领域持悲观态度,而是风险投资领域在短暂紧缩后将迎来新的快速发展期。
这次低谷不会超过两年
新京报:从现在的中国和世界经济形势来看,你觉得现在的风险投资领域有比较大的压力吗?
张帆:我2001年回国了。 当时应该说是风投的紧缩阶段,在网络泡沫后,投资中国的人很少。 然后到2004年,风投实际上处于低谷阶段。 我们现在看到的繁荣实际上出现在2004年以后的这个时期,2008年达到了这个阶段的顶点。
但是,我想现在的紧缩一定比上一阶段的时间短,不会超过两年。
恶劣环境下创新的动力更大
新京报:你觉得在新的快速发展时期,风投会越来越关注那些方面吗?
张帆:风投关注创新和产业转型,从中国市场来看,中国的高能耗、粗放增长依然没有很多变化。
例如,中国制造同样gdp的能源消耗量是美国的4倍,是日本的5倍。 以前没有压力的时候,中小企业只要获得足够的利润,就不会关注能源消费等问题,但在严酷的经济环境下,对企业创新和变革的动力会更大。
2001年进入德丰杰回国后,投资基本上是在风投业低谷的时候进行的。 百度面临最困难挑战的增长时间也是2001年至2004年中国风投业中最黑暗的低潮期。 风险投资的胜利需要长期的忍耐。
投资“社会公司”
新京报:公益创投听起来有点慈善,但这个领域的优势吸引着你吗?
张帆:这是公益事业和创业投资领域之间新兴起的一个十字路口,也就是说风险投资的理念适用于以投资、公益和社会利益为目标的新兴公司。 但是,这些公司不是以前传达的意义上的慈善团体,而是想更接近“社会公司”的概念。
典型的社会公司例子是尤努斯和他建立的孟加拉乡村银行。 尤努斯在这个项目中获得了诺贝尔和平奖。 这种创新的商业模式帮助了很多穷人,但它也实现了一种公司形式的自给自足和快速发展。
对于环境保护、促进穷人就业、灾后重建等问题,以前可能由于缺乏合适的商业模式而难以改善。 如果新兴的社会公司通过自主创新突破商业模式的瓶颈,公益创投就会为他们提供资金帮助他们迅速发展。
标题:财讯:红杉资本创始人张帆:我离开不是看淡风投领域——中新网
地址:http://www.mnscw.cn/cjxw/1219.html
免责声明:民生财经杂志网致力于提供权威、全面、专业、及时的财经资讯,的部分内容转载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民生财经杂志网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