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讯:今天,《人民日报》点赞嘉业藏书楼守护人
正文全文
1095字
阅读需要
两分钟
今天
《人民日报》真好
南浔嘉业藏书楼二代守护人
原文如下。▼
浙江湖州嘉业藏书楼郑兴宝父子-
接力守护是为了所有的雕版(农民影像)
本报记者窦瀚洋
郑兴宝(左),郑宗男父子正在图书馆核心检查雕刻版。
吴建勋摄影(资料照片)
踩青石板,沿着鸿鹄溪……浙江湖州嘉业藏书楼藏在热闹的南浔古镇中。 最近,这里花了10年的雕刻保护工程终于完成了,20万张雕刻版实现了保护印刷和数字归档。 现在,一次从内到外的全面翻修正在进行。
雕版保护传承的背后是郑兴宝父子两代,是几十年来沉默的接力守护。
1984年,从部队转业的郑兴宝被分配到嘉业藏书楼,成为第四代守护人。 20年后,儿子郑宗男放弃了上海待遇好的工作,回到图书馆当图书管理员。 现在父亲退休了,郑宗男接过接力棒,继续保持这个“遵守长跑”。
儿子回来的时候,郑兴宝给浙江图书馆写信,要求郑宗男批准去省图书馆古籍修复小组训练,让老同志“传授带”。 当时郑宗男说,他的专业是土木工程,刚入行,是个彻底的门外汉。 “训练回来了,父亲给我出了难题。 整理1000份古籍。 ”。
父亲把袋子倾斜授予,儿子谦虚刻苦,父子两人也是师亦友。 经过一年多的摸索实践,郑宗男几乎翻了四角号码词典,才完成了这个重任。
年10月,“嘉业藏书楼版片保护工程”正式开始,父子承担了这项艰巨的任务,每天进入仓库,重复着同样的工作。 清洗雕刻版,晾干,排序,整理照片存档,装订,最后把雕刻版放回木制架子上。
一天至少工作9小时,父子将大部分精力投入到所有雕刻中。 仓库外面是热闹的游客。 仓库里是安静的天地。
从繁华的城市到狭窄的仓库,面对无聊寂寞的工作,郑宗男不会后悔。 从小在藏书楼长大,熟悉这里的每一块砖,每一块草料,在湿润的眼睛下他对古籍的爱,对藏书楼的感情不言而喻。 "对我来说,回到图书馆是偶然的一致,也是责任. "
去年11月,得到国家文物局的支持,嘉业藏书楼开始了翻修工程。 提到这次的翻修,内向腼腆的郑宗男兴奋地说:“想通过‘修理旧东西’使藏书馆恢复到最盛时期的风貌。”
藏书楼很旧,很多图纸资料早就失踪了,“如果在修理中遇到电路流动等问题,我会咨询父亲。 他是这里的《活地图》。 ”。 郑宗男说。
在郑宗男眼里,父亲郑兴宝沉默寡言,但极其有责任感,身心投入到雕版和古籍保护中。 从家到藏书馆是郑兴宝生活的“两点一线”。
现在浙江图书馆地方文献部副主任郑宗男将另一个大目标藏书楼“搬家”进入校园。 在南浔实验小学,与藏书楼合作的雕刻印刷课被学生迷住了。
关于雕刻印刷的传承,郑宗男自信地说:“继承优秀以前流传下来的文化,让更多人理解雕刻印刷,是我们未来努力的方向。”
原标题:“今天《人民日报》赞扬嘉业藏书楼的监护人”
阅读原文。
标题:财讯:今天,《人民日报》点赞嘉业藏书楼守护人
地址:http://www.mnscw.cn/syxx/1594.html
免责声明:民生财经杂志网致力于提供权威、全面、专业、及时的财经资讯,的部分内容转载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民生财经杂志网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