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讯:访谈︱李维明:国博对司母戊鼎的改名“只是更名,不是正名”
本篇文章6345字,读完约16分钟
《编者推》-年,中国国家博物馆将馆藏司马戊鼎改名为后母戊鼎,引起了社会对这个商代最大青铜鼎的关注和讨论,这个国宝到底应该如何命名,至今仍有争议。 国博研究员李维明历时四年多对这个馆藏的大鼎进行了全面的研究,澎湃信息请他谈谈大鼎出土故事和对大鼎改名性质的认知。 李维明和司马戊鼎澎湃情报:司马戊鼎出土有什么故事? 李维明:这个故事发生在河南安阳殷墟。 殷墟是商代“盘庚迁殷”的首都,《史记》中有殷虚的记载。 从1928年到1937年,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在这里进行了15次考古挖掘,发现了商代宫殿的基础所在地、王陵大墓、甲骨文埋藏坑、祭祀坑等重要遗迹,获得了甲骨文、青铜器、玉器、白陶等遗物,使殷墟闻名国内外。 1937年下半年,侵略日军占领安阳,对殷墟实施盗掘,掠夺文物。 关于鼎出土情况最早的是1946年的《中央日报》、《申报》的报道。 发掘时期是1939年,据说是由武官村的农民挖掘出来的。 发掘粗心,双耳全部受损,耳朵失去在土中。 假县长杨隆准的日本顾问井东三郎在得知情报后,由宪兵队立案委托搜查,逮捕了一部分当事人,受到酷刑,得到了偿还。 安阳机场警卫队长黑田荣次使用怀柔手段,用数千万元的假货币购买假职位,安排后想获利,但最终没有成功。 据说当时,有些当事人用小文物(一无所知)掩盖日假,鼎被重新埋在地下。 1945年日本投降后,国共两军在这一带对峙,安阳成为战区。 1946年7月,安阳县府姚县知事知道大鼎的埋藏地点,在当地驻军协助下挖出大鼎,用大通车运往县古物保留文人会,陈在大殿展示,最初被称为“炉”,后来被称为“鼎”,推测时代为周或殷 同年10月31日,为了国民党主席蒋介石60寿辰,安阳县参议院计划建设“中正亭”,建设这个鼎永留县。 10月26日下午3点,驻安阳军事当局总司令王仲廉派收到这个鼎,作为祝寿礼物运到南京,收藏在中央博物院的准备所。 安阳殷墟发现的商代大鼎自50年代以来,一点点出版物陆续发表复印件,在一定程度上介绍大鼎的发现情况,补充一点细节,如20至40余人参与发掘,区公所曾经用两排兵力保护发掘现场,古董商20万银元 但是,由于大鼎发现时遭遇了战争和盗掘的历史背景,将其发现事迹失去了时录,所以今天看到的相关报道都是追述,详细程度不同,迷惑了这个故事,留下了很多谜团。 澎湃情报:司母戊鼎当初是谁命名的? 你能知道古人应该叫鼎什么吗? 李维明:铭文对这个鼎的发行始于1946年。 7月大鼎国有化后,10月上旬的“申报”特派员邵慎之( 28岁)对安阳进行了现场采访,在10月27日的报道中将大鼎碑文释放为“后妻戊”、“后戊妻”或“妻戊”。 接收器是戊戌,铸器是丈夫(商王大戊)。 邵氏首次将碑文最上面的字从“后”和碑文释放中提出的三字案和二字案,对后学界关于释放大鼎碑文的讨论有重要影响。 大鼎腹内壁碑文1946年10月27日《申报》对大鼎发现的年轻时留学法国的文学博士,专门研究甲骨文、金文、汉晋简派遣学者张凤(年59岁),阅览《中央日报》、《申报》、《公报》的关系。 1946年11月17日,《中央日报》上张凤考试发行大鼎碑文的复印件张凤认为,上一个字发行版“司”像耀形(锺头),像织布机上放线的菱形,象征着管理的意义,代表着职司。 右下角的字释放“每”。 因为字通欠“母亲”。 左下方的字像长柄斧头,赞同邵先生的说法,被释放为“戊戌”。 因为他主张这个大鼎应该被称为“司母戊方鼎”,意思是当时有人为母亲戊造的祭祀器。 这篇文章的发表日期比邵氏复印件晚21天,学术意义是对大鼎碑文提出一个新的发布方案——“司马戊”。 大鼎收藏单位中央博物院使用了“司马戊”的发行方案,之后收藏大鼎的南京博物院、中国史博物馆、中国国家博物馆(年前)相继继承了这个名称。 在文案音韵学的研究中,音韵学家已经对以北京语为代表的今音检查,对以《诗经》为代表的上古音(周秦两汉时代汉语语音系统)韵部、声新、声调取得了拟声词成果,但是否适用更早的商代语音系统还不能验证。 所以不能正确地知道商朝人应该怎么叫鼎 澎湃情报:司马戊鼎是国博镇馆之宝,为什么这么重要? 李维明:以历史、科学和艺术三个价值为基准,文物可以分为贵重文物和普通文物两种。 中国古代青铜器多为珍贵文物,其中作为一级文物的青铜器造型、纹饰精美,代表了一个时期的工艺铸造技术水平,正确的出土地点可以作为断代标准,铭文反映了重大的历史事情,以历史人物或书法艺术为 这个商代大鼎是青铜重器,被指定为一级文物,具有极高的文物价值。 20世纪90年代,大鼎展示在中国历史博物馆的“中国通史陈列”上,从历史价值看,大鼎从1959年入藏到20世纪90年代,一直作为“中国通史陈列”展商王朝的代表重要文物展示。 考古学上的发现表明,商代大型方鼎位居当时青铜鼎之首,具有很高的等级,属于王室采用重型设备,多见于商代都。 商代初期都亳(今河南省郑州商城)出土8个方鼎,商代晚期都殷(今河南省安阳殷墟)出土21多个长方形鼎。 这个大鼎腹内壁铸造了碑文“司母戊”,表示周祭是用来祭奠戊日排名的先妣(大多被认为是作者的母亲),参照商代周祭制度的研究成果,接收者是商王夘妣,作者是 因此,大鼎可以为解读商代晚期特定文化遗产的时代、等级制度、周祭制度、宗教意识、历史人物(商王和配偶)等问题提供重要的参照和线索。 从科学价值看,大鼎体量居商代青铜鼎之首。 制作如此庞大体积的铸件,其工序流程涵盖了当时铸造工的全方位,即设计、模型、准备、铸模、制造范围、合金原料、熔铜铸造、修理等,是理解当时铸造技术的案例。 其中有四个过程具有典型的意义 合金比例:对大鼎耳部进行采样分解,与商代初期的铜方鼎合金比例比较,可知大鼎合金中铜的比例略有下降,锡的比例上升,铅的比例明显上升。 加锡也可以降低纯铜的熔点,提高铜合金的硬度和色相。 如果增加铅的比例,铜液在浇注时的流动性会更好。 熔铜铸造:殷墟铸造铜遗迹发现直径30—108.5厘米的草泥熔铜炉,学者推测铸造875公斤重的大鼎需要准备1200—2000公斤左右的铜材料,在大型熔炉中熔化铜进行铸造。 分铸电铸:鼎体和耳分铸完成,最后是合铸一体,这种铸造技术可以看作是周代以后分铸法流行的先河。 间隔空足:大鼎四足主体为空心,足壁接近鼎腹厚度,其中有间隔,内范围填充。 这是当时最先进的技术,考虑到青铜收缩应力的一致,在不撕裂脚和腹的接缝的情况下增加了脚部的耐力。 大鼎间隔式空从艺术价值来看,首先表现在造型特征、纹饰、碑文三个方面。 造型:长方形造型青铜鼎出现于商代晚期 有学者认为大鼎腹高和长之比约为0.6,“黄金分割”的常数接近0.618,比古希腊数学家毕达哥拉斯的认知早了500年。 纹织:大鼎从耳朵到脚,装饰云雷纹到底纹、托浮兽纹样的多层图案 概观商代末期的铜长方形鼎纹样,像大鼎一样以单元带状纹样为主题进行回形布局,之间制作局部坯体,使鼎纹样在疏密中空透灵,在耳朵、身体、脚部有不同意义上具有神格的动物形象(龙、虎、牛) 大鼎造型结构和纹饰特征模式碑文:大鼎腹内碑文是目前看到的商代金文案体的最大,辞例是商代文辞的第一个,笔画波折代表了商代文案快速发展阶段的特征。 澎湃情报:关于司母戊鼎,我说过“越熟悉越不知道”,为什么是这种感觉? 李维明:经常说的“陌生”的意思。 司马戊鼎连中小学生都知道。 我以为这个关于大鼎的基本消息没什么问题。 直到国博对大鼎改名引起社会关注和讨论。 我在研究夏商周的历史和考古,学术界的朋友就此听取了我的意见,这让我开始关注这个大鼎。 但是我每次接近这个大鼎,都觉得对这个大鼎的内涵不太了解。 关于鼎的介绍资料有几百个,但有些新闻有明显的区别,产生了疑问。 从1949年开始,我开始系统地收集相关资料,经常带着公司介绍信和干燥粮食去国家图书馆查阅1949年前的报纸和台湾出版的学术刊物。 往返途中经历过的强烈阳光和寒风,春节期间图书馆不太安静,这些场景至今仍历历在目。 经过四年多的时间,我对大鼎的内涵进行了比较全面的学习和研究,涉及出土、流传、纹饰、铸造、碑文释放、学术史、文物价值等多方面,最深刻的感觉,就像置身于小宇宙的大干坤之中一样 以鼎出土的具体地点为例,20世纪50年代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挖掘了传说中鼎的出土墓。 1984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业队发掘了这座坟墓。 编号84awbm260,一位学者也被称为“司马戊”之墓。 这是定论吧? 学习了殷王陵的14个墓地材料一年多,结果是“不一定”。 大鼎发现的这座墓,面积在殷王陵区各大墓中排名约11位,因此其1座墓道等级也低于4座墓道大墓和2座墓道大墓,作为商代第一大鼎与这座墓的居住等级不太相称。 如果大鼎没有被证实从这个坟墓出土,大鼎有可能来自其他大墓吗? 我认为这座墓北部的四个墓道大墓(编号1400 )值得观察。 李维明关于司马戊鼎的卡澎湃信息:国博将“司马戊鼎”改为“后母戊鼎”的依据是什么? 在你的研究中,我认为国博“只是改名不是正名”,这句话该怎么理解呢? 李维明:改名,馆内有些主“后”认为“司马戊”是错的,“后母戊”说得对,所以改名的动机好像是大鼎正名。 理由第一有三个。 第一,“后”是指母亲五角大楼的身份,“后”称她为商王之后。 第二,是20世纪70年代安阳五号墓(妇女好墓)出土的铜器碑文、石文的一部分,有“后母辛”、“后辛”的实例,支持“后”说。 第三,商代文案的写法有时向左通 国博将馆藏大鼎改名为“后母戊鼎”,观察到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常玉芝研究员、考古研究所曹定云研究员、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葛英会教授相继发表学术论文,发表不同意见。 这些学者是商史、商代考古学、甲骨文研究行业的专家,复印件与大鼎有名的问题有关。 综合诸文的第一论点: 1、商代没有“后”字 商代卜辞有“毗”字,本意是指生育,引申义是指先公先王或后。 “后”(王妃意)字出现在周代。 2、释放“后”(王妃意)后,“后父”、“后狗”、“后羌”等一些用例不通。 3、商代卜辞,金文中出现的“”“”是一个字。 从字形结构、造字本义、用例中分解,解放“司” 相关辞例中主要用作祠堂、祭祀(祭祀)或嗣意 馆内一些主“后”者提出的理由也需要重新推敲:也有学者将20世纪70年代安阳五号墓出土的铜器碑文、石文释放为“后母辛”、“后辛”,但也有学者释放“司辛”、“司辛”。 另外,也有学者释放该墓相类的金文辞例中出现的“”“”,左方向者为“司”,右方向者为“后”。 很明显,学者对从这座坟墓出土的金文“后”“司”的区别,至今仍属于学术讨论范畴。 另外,商代的一部分文案也可以向左通,但不限于“后”字,也适用于“司”字。 另一个现象是,在国博将“司母戊”改名为“后母戊”之前,馆内学者从未发表过这个鼎有名的研究专论,有迹象表明有些主“后”者首先相信一些名人的说法,受到了别人的影响。 例如,1960年代,台湾学者说。 第一个论点是,卜辞有“后”、卜辞、殷周金文或“写”形,是正反书的证,其实是一个字。 据传世文献(例如《尚书》《左传》《礼记》)记载,以“后”为皇王皇后的名称,以皇后为皇后。 70年代,有学者将安阳殷墟5号墓(女性好墓)出土的铜器碑文、石文发表为“后母辛”、“后辛”,春秋时将叔夷镊说汤伐夏后,“后”字也写为“司”,古文案没有左右的区别。 认为“后”字专门在王后或武丁之后。 实际上,学术界阅读了这个商代大鼎的碑文,在文字数、字序、字意等方面有不同的认知,可以看到很多读法(如后妻戊、后戊妻、后母戊、母戊、司马戊、妻子戊、姬戊、后戊等)。 根据这个评价,国博应该用“后母戊”代替“司母戊”的大鼎更(选择交换)名,还没有被证实是正名。 针对这个问题,我专门写了《司马戊鼎》改名现象注意》一文,年发表在《古代文明》第十卷,欢迎专家学者讨论。 年,李维明研究司马戊鼎的学术成果的一部分澎湃的信息:博物馆如果想改名文物,特别是司马戊鼎的名字这样的大文物,其正规的趋势是什么呢? 如何改正对社会和公众负责? 李维明:文物的名称通常根据自己的复印件本身,参照文献记载,或使用约定俗成的物品。 这很容易说,但做起来并不简单。 以国博藏文物为例,文案本身可能有司马戊和后母戊等不同的发行方案。 对文献的记载也有不同的理解。 比如玉衣和玉匣。 承诺有时难免有恣意妄为。 比如一个叫“偶方彝”的商代青铜器,两个专家,一个认为两个方彝连在一起,另一个可以叫它偶方彝吗? 就是这样命名的。 这些问题都需要学者脚踏实地,长椅冷坐十年,认真通过细致的分解研究,找到评价本名正误的确凿证据。 根据新材料或新的研究成果纠正传统文物的名义有学术意义。 我认为要改名一件文物,必须前后掌握三个步骤。 在变更名称之前,必须充分掌握相关文物的新闻,进行深入分解,取得前期的学术研究成果,以此为基础提出变更名称的理由。 组织相关专家进行专业学术论证,形成共识或主流意见后,在学术意义上决定是否实施文物更名。 变更一级文物名称的,必须向文物管理部门申请批准备案。 变更名称的,必须发表相关学术论证报告或者论文证明理由。 更名后,应对了来自社会(学术界)的不同见解。 另外,要变更具有高社会认识度的文物的名称,除了学术意义外,还必须考虑社会影响。 比如国博将大鼎改名为后母戊鼎,但社会对司母戊鼎的称呼并不是这个结束,对司母戊鼎的称呼依然多见于学术刊物、大学教材、相关展览会。 这几年,我多次关注这个大鼎,“这是后母戊鼎,还不是司马戊鼎。 “还有后母戊鼎! 我以为只有司母戊鼎 “后母戊鼎,最近刚挖出来。 “司马戊鼎应该比这个大 “后母戊鼎在这里。 司母戊鼎在哪里? ”。 “后母戊鼎,那不是镇馆之宝”……一位主“后”的甲骨文学家(王宇信)说:“说《司母戊鼎》已经很多年了,但约定俗成,还旧,不用改。 避免成为新事物。 “如果确认文物的原名称错误,确认正确的名称,就必须按照程序实施名称变更,在名称变更时向主管部门申报,向社会证明原因。 暂时得不到证实的情况下,必须把认知分支留在学术范畴内继续探讨,把原名视为具有统一意义的指示符号,以免社会观众把同一文物误解为两个不同的器物。 这样做才是对学术负责,对社会负责。 其实,商代大鼎以碑文为指向性要素而闻名的初衷是与其他商代大鼎区别开来。 迄今沿袭了几十年的“司马戊鼎”名称,作为限制性指示符号,被广泛认为是历史教科书、工具书、学术刊物、科学读物、旅行证书、文学艺术作品,甚至商标和企业(制造商)的名称,已经具有很高的社会认识度 为了避免误以为同一个商代大鼎用不同的名字指社会不同的器物,除了正常的学术探讨之外,学术界在阅读其碑文决定正误,形成共识之前,对这个商代大鼎统一继承社会(学术界)认识度相对较高的名字。 李维明创作的司马戊鼎水墨画70厘米×135厘米的澎湃信息:对司马戊鼎改名现象提出的认知与国博的主张不同。 我在国博工作。 你不担心吗? 李维明:我一直认为如何称呼这个大鼎是学术问题,学术探讨中不同的认知是现实中正常的现象。 学者求真是真正学者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 我的老师邹衡是夏商周考古学研究的名家,他在学术研究中多次上、不唯书、不唯名人、不怕人多势,无视个人得失,重视基础工作,汲取前人的成果,修正自己的学术观点,勇敢地开拓前人不走的道路 我宁可有不同的认知就不敢表达,患者失去,只要不研究就附和是对学术的不负责任,对社会的不负责任。 李维明萧《司马戊鼎还应该解开多少谜》,四川人民出版社,年8月(本论文来自澎湃信息,越来越多的原始信息请下载《澎湃信息》app) 。
标题:财讯:访谈︱李维明:国博对司母戊鼎的改名“只是更名,不是正名”
地址:http://www.mnscw.cn/syxx/12398.html
免责声明:民生财经杂志网致力于提供权威、全面、专业、及时的财经资讯,的部分内容转载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民生财经杂志网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