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民生财经杂志网”,我们向网民提供非常全面的股票,期货,黄金,外汇,个股等金融投资相关的资讯财经新闻,帮助新手股民学习掌握股票入门基础知识,了解更多丰富精彩的股票金融知识。

javascript:;
主页 > 商业信息 > 财讯:发现东亚(二七)︱海禁时代的东亚之海

财讯:发现东亚(二七)︱海禁时代的东亚之海

来源:网络转载更新时间:2021-01-23 22:51:01阅读:

本篇文章3216字,读完约8分钟

随着大航海时代的发展,以及由此引发的欧洲资本主义的全球扩大,近世以来,许多学者用“大陆”和“海洋”来区分世界的几个文明地区。 东亚被认为是典型的“大陆文明”,意味着东亚人不像15、16世纪的欧洲人那样对拓殖海倾注热情,而是重视对内陆的经营。 最典型的实例是明清以来中国的“海禁”、“封闭”和日本的“闭关锁国”。 但是,正如许多现代学者已经论证过的那样,“锁国”有具体的指向,绝对不是简单地背对大海,闭上眼睛,历史上中国的“海禁”政策也不能划等号“拒绝与外界表达信息”。 中国明清两朝都实施过海禁 但从时间上来说,明朝的海禁时间远远长于清朝。 两代人的禁海,背后的动力相似,是为了沿岸地区的安全。 明代东南沿岸长期受到所谓“倭寇”的入侵,浙江省一带没有民寇的区别,据说禁海一策是为了防止内外勾结。 但是,有效地看,“尺板不可出海”的政策打击了地方经济,阻断了沿海人民的生活,反而使越来越多的商和民面临危险,让武装海商集团参加,变成了盗寇。 王直、颜思齐、李旦、郑芝龙等前后几代海商/海盗领袖从东亚多边贸易中聚集大量财富,在中、日、葡萄牙、西班牙、荷兰几个势力之间巡回,成为东海到南海最大的海上军事集团,海禁时 清朝政府在顺治和康熙初期也实施了非常严格的海禁。 其目的是防止郑成功、郑经的海上反清武装。 但是,这个政策随着郑氏下台而逐渐缓和,在康熙平定台湾的第二年全面废除了。 开海虽然有点重复,但总结出清政权对海外贸易的态度比明朝更正面、灵活、开放。 从历史上看,中国的禁海和开海,体现了国家和海商集团之间力量游戏的这种权衡。 背后的逻辑与其说是拒绝海洋贸易,不如说是争夺海洋贸易的支配权。 国家和商人之间不一定对立,海商集团是典型的跨国行为体,成功者都与周边国家和非国家政权保持着微妙而复杂的联系。 海禁时代的东亚海域,不仅不景气寂寞,而且是热闹的历史剧场。 说到剧场,不得不说一出戏 1715年11月15日,木偶净琉璃剧《国性爷合战》在日本大阪城内的竹本座剧场首演。 这部电视剧由着名作家近松门左卫门创作,以郑成功的抗清故事为蓝本,讲述了中日混血英雄“和藤内”从日本渡海,夺回南京,驱逐鞑靼的故事。 该剧在上演后大获成功,连续17个月创下记录,成为江户日本《时代物》(历史剧)的古典作品。 郑成功的故事在东亚一带广为流传,但从国家的角度来看,他的理解大不相同。 日本人赞扬他。 正如“国性爷合战”所表现的那样,在于保护他的大义忠君、中华正绪。 也许是因为他也有日本血统的一半。 近代中国的抗争史观着重于在台湾赶走荷兰殖民者,强调了它是收复台湾的“民族英雄”。 1949年至今,台湾岛内对他的认识,又参加了“统一”争论。 参差不齐的历史解释的背后当然有现代意识形态的矛盾。 如果不从单一国家的角度出发,郑氏海商集团可能是海禁时代东亚最成功的海上跨国贸易/军事集团,那也是最后一个。 其兴起和衰退直接体现了特别是早期的全球化和近代东亚结构的重组对地区历史的方向有很大的影响。 郑氏集团崛起为郑成功之父郑芝龙 郑芝龙1604年出生于福建泉州,乳名一官。 西文文献多记载在iquan 他年轻时在澳门学习做生意,接受天主教洗礼,教他叫尼古拉斯。 经过马尼拉前往日本平户,成为大海商李旦的手下。 当时东亚海域移民频繁,平户、马尼拉、台湾、越南等地有中国人移民社会,日本人移民也遍布南洋群岛和中南半岛。 这些跨国活动与政府的朝贡贸易一起成为东亚海上贸易最重要的互联网。 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受到白银、丝绸、香料、枪、茶叶的贸易利益的吸引,相继参加,使东亚海域成为许多合作、角力的地方,利益关系广泛。 由于明代禁止海洋,华商把基地转移到了日本、南洋等地。 李旦和日本当局关系良好,取得专利的海外贸易朱印状,成为了海商的领袖,平户也成为了中国海商活动的中心。 是郑芝龙来日本的背景 长期以来,郑芝龙不仅精通多种语言(官话、闽南语、葡萄牙语、日语、西班牙语、荷兰语),而且逐渐培养自己的势力。 李旦去世后,郑芝龙打败了其他海商,继承了李旦建立的海上王国。 输给德川幕府,得到幕府的支持和信任,反复利用平户的官宪打击荷兰等地的对手。 1623年,他娶了日本人田川为妻,第二年得到了福松,也就是之后的郑成功。 之后,他受到明代的招安,把自己的基地转移到福建,以强大的海军力量,牢牢控制了中、日、东南亚之间的贸易网。 郑成功6岁时离开平户来到福建,系统接受儒家教育。 他十四岁秀才,二十岁进入南京国子监。 年清军入关,南下去了。 郑芝龙等人在福州得到朱聿键称皇帝,改元为“隆武”。 南明政权依靠有军权的郑氏集团,给了姓“朱”、名“成功”、芝龙之子。 郑成功的名字和头衔“国姓”来自这里 西文文献的郑成功是koxingca,即“国姓爷”的闽南语发音。 郑芝龙本来就是海商,对自己的贸易王国的关心远远高于对任何政权的忠诚。 在泉州同乡洪承磁区的劝诱下,郑芝龙向清朝投降。 郑成功阻止不了,走出了金门 郑芝龙以为清廷会让他负责南方三省,殊不知清军主将违背诺言,护送他去北京,成功的母亲田川也在战乱中丧生。 之后,继承郑芝龙的家业,立志反清复明,在广东、福建沿海一带与清军作战成功。 这时的郑成功拥有东亚最强大的海军力量,他利用制海权管理商路,建立山海五商体系,从连接东西方的贸易网络中获得巨大利益养活军队。 利用与日本当局的良好关系招募武士,购买日制盔甲和武器。 向平户的中国移民(大多是明死后来访的遗民)德川幕府多次求助。 幕府没有直接出兵,确实招募了很多日本人,欧洲和非洲的佣兵也不少。 1659年,郑成功挥师北伐,沿长江上行,克数镇,江南震动。 第二年指挥厦门战役,重建清廷水师,从崇明岛到广东惠州的南方海岸线几乎没有防守能力。 在这种情况下,清廷采用郑军降黄梧的建议,从山东转移到广东沿海居民内几十里,加强坚壁清野,防止郑军从沿海地区得到补给,切断郑氏集团与中国内地的贸易联系。 这是清代海禁的顶峰 如果失去陆上基地,郑成功的商业和军事互联网将失去基础。 他需要在海里寻找可以攻击和保护的根据地 位于福建和海洋之间,东南亚和东亚海路中枢的台湾优先。 台湾当时由荷兰东印度企业所占 荷兰人在1624年被明军赶出澎湖后,经营台湾西部,作为与日本贸易的重要据点。 郑芝龙当时被派往台湾为荷兰人做翻译,开始从台湾接手李旦的商贸互联网。 郑成功时代,郑氏船队曾多次与荷兰东印度企业舰队发生冲突,争夺对日贸易特权。 1661年,郑成功出兵台湾,鏖战几个月来,终于在1662年初驱逐了荷兰人。 占领台湾不久,郑成功就去世了。 儿子郑经执政,驻扎在台湾,同时继续与日本和英国东印度企业做生意,维持了郑氏政商集团20年。 在此期间,清廷逐渐巩固对沿海地区的控制,中央集权日益加强,海外贸易逐渐恢复。 1683年,清军攻台、郑经之子郑克塽无法抵抗,投降清朝。 在东亚海域奔波了半个多世纪的郑氏集团,终于被历史淹没了。 之后清朝开海,和日本一样,海上贸易受到国家的限制。 值得观察的是,清代的海禁时间不长,康熙开海后,海疆巩固了,因此武装民商集团的入侵消失了,中国无论是官方还是个人还是对外贸易,都取得了长足的迅速发展。 回顾两个文明(大陆和海洋)的差异,其实缺乏坚实的历史基础。 早期的现代欧洲妨碍了奥斯曼土耳其在东侧的崛起,被迫进行巨大的投资,致力于开拓海上的新商路,终于开辟了大航海时代,这是没有问题的。 但是,由此认为东亚世界绝对在海外,缺乏海外贸易的动力,这不是过度的说明。 东亚各国没有像西欧那样齐心协力开拓海疆,是因为16、17世纪东亚政治结构的重组,中日长期统一稳定,国家加强了对海外贸易的管制,消除了安全上的忧虑。 欧亚两地对海洋的不同开拓与其说是文明的差异,不如说是历史的偶然。 (本文来自澎湃信息,越来越多的原始信息请下载“澎湃信息”APP )

标题:财讯:发现东亚(二七)︱海禁时代的东亚之海

地址:http://www.mnscw.cn/syxx/12855.html

免责声明:民生财经杂志网致力于提供权威、全面、专业、及时的财经资讯,的部分内容转载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民生财经杂志网将予以删除。

月度热文榜

民生财经杂志介绍

民生财经杂志是领先的财经周刊。以经济、时政及其他各社会领域的新闻资讯为核心,提供客观及时的报道和深度专业的评论,树立公信力和影响力,记录、推动、引领中国市场经济的宏伟进程。依托专业的团队和强大的原创新闻优势,以“新闻+数据”为两翼的业务平台全面覆盖中文媒体、英文媒体、高端金融数据等多层次的产品,为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受众群,提供全天候国内外权威财经信息,包括宏观、海外、证券、产经、房产、金融、消费、科技、数码、宏观经济看点、微观市场走向、知名财经专家意见等行业权威及时的财经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