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讯:海上丝绸之路:串通印度洋世界体系的纽带
本篇文章6499字,读完约16分钟
【编辑推】海上丝绸之路是开放的海上路线。 厦门大学人文学院联合国内外大学和科研机构许多研究专家,共同组成跨国校际研究小组,开展海上丝绸之路研究。 《海上丝绸之路精要外文文献汇刊》(厦门大学出版社年9月)是这项共同研究的初步成果。 这本书是现有历史资源的整理和研究,复印件首先是两部分:一个是《文献》,另一个是《本刊》。 《文献》要求选刊的准确度和全面性。 《本刊》要求领先的意义和研究性。 海上丝绸之路的文献在海图、考古学上的发现、遗迹等复印文献中都被用作插图。 本文为《海上丝绸之路精要外文文献汇刊》《总序》。 经许可,澎湃的信息转载。
一
“海上丝绸之路”是指从中国海到地中海具有2000余年历史的海上商路。 19世纪德国地学地质学家里希·霍芬( ferdinand von richthofen,1833-1905 )在《中国》(三卷)中首次提出了“丝绸之路”的说法,在地图上提到了“海上丝绸之路”。 后来,法国汉学家沙畹( edouard chavannes,1865-1918 )在《西突厥史料》中具体提到了。 “丝道有陆、海二道,北海道出康居,南道是通过印度诸港的北海道。 ”。 因此被称为“海上丝绸之路”。 海上丝绸之路主要出口货物,隋唐时主要是丝绸,宋元后主要是瓷器,有糖、金属等,进口货物主要是香料、药材、宝石等。
海上丝绸之路的研究着眼于海上丝绸之路的形成和变迁、造船和航海技术、贸易状况、沿岸港湾城市的兴衰、民族移动和文化的融合,特别是文化交流的复印件和经历过的各民族的史料,描绘了过去的历史。 物资的交易、财富的集散、习俗的相互作用、信仰的传播、民族的移动……这条航线上的中国人、马来人、印度人、波斯人、阿拉伯人、埃塞俄比亚人、埃及人、意大利人等民族的生活状况、交往融合的过程和方法是现代世界西斯
研究海上丝绸之路的重大问题和现实意义是重建海上丝绸之路的文化关系,探索世界和平新秩序的可能性。 世界近一千年,前500年印度洋世界系统主导,后500年大西洋世界系统主导,如果海上丝绸之路沿岸国的经济崛起,世界能以“本来的结构”重建吗?
二
414年,法显和尚乘坐锡安山的独桅三角帆狮子舶来,从南亚从海路返回中国。 671年,第一批大餐番商登陆广州,然后从亚丁湾到珠江江口、泉州湾,大餐季风客悬挂年终帆印度洋,经常来。 762年,塔伦斯战役中住在西亚十余年的杜环被俘,在大餐商舶来从海路返回广州。 那是辛巴德航海的时代,伊斯兰文明拥有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航海技术和最大的世界贸易网,在旧航线上所有港湾城市都有阿拉伯商人。 从地中海到中国南海,整个旧世界闻名的海域都能看到他们的大船,大唐臣民称这些远洋海船为“南海舶来”、“西域舶来”、“南蛮舶来”、“昆舶来”、“狮子舶来”或“婆罗舶来”。
年轻的时候,中国商人和僧侣出国是“番舶来”。 两宋时期,中国人开始建设大型船舶,市船贸易也繁荣起来。 “州南有海浩无限,每年创造舟通异域”,以泉州为中心的中国省、浙江沿海航海、造船、贸易规模已经超过阿拉伯世界,中国船舶基本垄断了中国-印度的航运。 “海商的船大小各种各样,大者五千斛,可载五六百人。 》(《梦梁录》,《南宋》吴自牧著) 1343年突尼斯人伊本白图泰在卡里卡特(古里)发现中国船来到中国,从印度洋往来于南中国海的是中国船。 大船舒适豪华,可载1000名乘客、600名水手和400名士兵。 在白图泰乘坐中国船到达泉州的多年里,中国旅行家汪大渊也从泉州附上舶来浮海,远赴红海和东非。
泉州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商港,蒙元盛世,在泉州可以迎来欧洲军队的可波罗、鄂多立克、马里诺里、非洲人白图泰,还有印度人、波斯人、阿拉伯人、锡兰王子、南洋土人。 从1405年到1433年,郑和船队在七下洋,离红海麦加和东非最远。 郑和船队从长乐港到占城,从占城到花剌子模,从爪哇到锡安山,从锡安山到格里(印度南部卡里卡特港),从格里到克鲁兹海峡,阿坝(亚丁湾),天方(麦加),消息(消息)。 从法显到郑和的千年间,世界南方大洋的中国人、马来人、印度人、波斯人、阿拉伯人、东非人共同创造了海上丝绸之路的繁荣,构建了以印度洋为中心的“世界体系”。
在西方地理大发现构筑大西洋中心的世界体系之前,有“印度洋中心的世界体系”,海上丝绸之路成为连接这个印度洋世界体系的纽带。 世界近500年来,以欧美为中心的“大西洋世界系统”取代了以阿拉伯、印度、中国为中心的“印度洋世界系统”,西方扩张势力逐渐控制了世界南方大洋的航线、港口和贸易,从18世纪中期到20世纪中期 20世纪后半期以来,海上丝绸之路沿岸国反殖民独立,老丝绸之路的主要人们逐渐复活,创造了经济繁荣和政治崛起的势头,海上丝绸之路国曾经建设的“印度洋中心世界体系”能否重现? 习近平总书记去年10月3日在印度尼西亚议会发表演说时提议设立中国-东盟海上合作基金,迅速发展海洋伙伴关系,共同建设21世纪的“海上丝绸之路”。 这是美好的期待和预言,也是重要的使命。
三
印度洋中心的世界系统能再现吗? 海上丝绸之路昔日的和平与辉煌有可能再现吗? 中国肩负着重大使命。 为了这个伟大的使命和可能到来的现实,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必须做好准备。 一是整理历史资源。 因为未来总是在历史结构上重建。 二是借鉴历史,研究现实问题,预测未来。 中国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和终点国家,也是目前海上丝绸之路国力最强的国家,担负着重建海上丝绸之路的文化使命,需要准备足够的思想资源来重建海上丝绸之路沿岸国家和印度洋中心的和平秩序
至今为止关于海上丝绸之路的研究,在大航海时代以前,主要采用了汉文文献。 大航海后,首先采用西文文献,聚焦欧洲和东南亚。 研究重点通常放在查明中国和东南亚、印度、波斯、阿拉伯乃至欧洲的交通和贸易开展和过程、文化交流的开展及其影响、以及中国文化对沿途各地区历史和文化的影响等方面。 海上丝绸之路是开放的海上公路,沿途各地区的人民曾经广泛参与这条公路的建设和运营,发挥了重要的、特定的历史时期和海域甚至主导作用。
因此,厦门大学人文学院联合国内外大学和科研机构的许多研究专家,共同组成跨国校际研究小组,开展海上丝绸之路的研究。
厦门大学研究海洋文明的优秀一直流传至今,具有现实实力。 张星烨研究中西交通史,20世纪20年代在厦门大学任教。 韩振华教授、庄为玑教授多年来从事南海研究。 杨国桢教授研究海洋文明,目前担负着教育部的重大攻关课题。 厦门大学计划于年设立南海研究院,于年设立“一带一路研究院”,将南海和海上丝绸之路研究作为全校力量的大课题。 厦门大学图书馆出专款建设海上丝绸之路特色藏书,泉州海外交通博物馆、福建省博物院等机构也对本研究给予特别援助。 我们努力把越来越多的国内外研究机构和个体加入到这项研究中。
四
首先是文献整理工作。 我们计划用四五年时间完成一套《海上丝绸之路精要文献汇刊(外语部分)》。
鉴于现在相关研究资料的散布混乱,收藏在从中国到欧洲的各研究机构图书馆乃至公共图书馆,史料多为语言,中文、日语、韩语、印地语、阿拉伯语、波斯语、土耳其语、拉丁语乃至欧洲多 我们通过厦门大学图书馆,与相关国家大学图书馆、书店取得联系,购买、复印相关资料,先建立海上丝绸之路特冰箱,再与国内外相关研究机构组织个体,共同攻关,精选精要希文献,为各文献撰写新
《海上丝绸之路精要文献汇刊(外文部分)》的文案分为两个部分:一个是《文献》,另一个是《本刊》。
海上丝绸之路的文献以海图、考古发现、遗迹等复印文献为主,全部用作插图。
《文献》要求选刊的准确度和全面性。 《本刊》要求领先的意义和研究性。 《本刊》介绍其文献来源、基本复印件、研究价值和相关研究情况。 书目作者要求一定的研究专家,各书目通常在5000-10000字之间,特殊文献书目可以有更长的篇幅。 语言文献的本刊以让本国学者写为目标,我们负责翻译成中文,也可以保存原文。
中国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和终点国,也是这条商路和文化交流道路上最大的国家,应该担负着编纂出版这本书的使命,争取海上丝绸之路区域和沿岸国家的“文化领导权”。
海上丝绸之路的文献纷杂、历史悠久、语言众多、版本文献汇编,可为相关各国研究者提供便利,目前国内外尚未出版这样的文献。
这本文献汇刊由多种语言组成,印刷精美,可以作为在海外活动的礼物赠送相关国家。 因为这本汇刊由多种语言组成,所以相关国家图书馆有收藏的可能性和必要性。
【附件】第一次总目录
(本篇共收录了14种文献,根据复印件分为7卷,每卷前附上1篇本刊,共复印成10册)
第一卷(第一卷)
1 .《法显〈佛国记〉:中国僧法显去印度和锡安的旅行( 399-414年)》,理雅各( james legge )译注
arecordofbuddhistickingdoms:beinganaccountbythechinesemonkf-hienofhistravelsinindiaandceylon ( a.d.399-499 )
translatedandannotatedwithacoreanrecensionofthechinesetextbyjameslegge,m.a .,ll.d.professorofthechineselas
oxford at the clarendon press,1886。
2 .《法显与宋云之旅:佛教徒从中国朝拜印度之旅》,塞缪尔维尔( samuel beal )译本
travels of fah-hian and sung-yun,buddhist pilgrims,fromchinatoindia ( 400 a.d.and 518.a.d )
translated from chinese,bysamuelbeal ( b.a.Trin.coll.camb.),achaplaininh.m .’SF llet; member of the royal asiatic society; andauthorofatranslationofthepratimxshaandtheamitbbastrafromthechinese
london: trübner and co .,60,paternpster row,1869
第二卷(第二卷)
3 .《玄奘的一生》,慧立著,塞缪尔维尔译
the life of hiuen-tsiang
by the shaman hwui li,withanintroductioncontaininganaccountoftheworksofi-tsing
by samuel beal,b.a .,d.c.l。
london:kegan paul,trench,trübner &; co. ltd,1914。
4 .《玄奘一生: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慧立著,李荣熙译
thelifeofhsuan-tsang:thetripitaka-masterofthegreattzuenmonastery
compiled by monk hui-li,translatedunderthe auspicesofthesanshihbuddhistinstitute,translatedfromthechinesebyliyung -。
Peking:thechinesebuddhistassociation,1959年。
5 .《慧超到五天竺国》,慧超著,梁翰承,冉云华译
theh yech ' odiary:memoirofthepilgrimagetothefiveregionsofindia。
translated by yang,han-sung,jan,yun-hua,lida,shotaro and preston,laurence w .,religionsofasiaston
singapore: asian humanities press,april 1984。
第三卷(第三、四、五、六本)
6 .《西域记:佛教徒关于西欧世界的记载》、玄奘、弁机著、塞缪尔维尔( samuel beal )译本
si-Yu-ki:buddhistrecordsofthewesternworld
translatedfromthechineseofhiuentsiang ( a.d.629 ) bysamuelbeal
boston: j. r. osgood &; co .,1885
7 .“玄奘在印度的游历,629—645年”,玄奘,弁机著,托马斯·沃特斯翻译
on yuan chwang's travels in india,629-645 a.d。
translated by watters,thomas,editedafterhisdeathbyt.w.rhysdavidsands.w.bushell。
london: royal asiatic society,1904-1905。
第四卷(第七卷)
8 .《中国僧人在印度: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义净著,拉哈里( latika lahiri )译
chinesemonksinindia:biographyofeminentmonkswhowenttothewesternworldinsearchofthelawduringthegreattt ' ang dynasty
by i-ching,translated by latika lahiri
Delhi:motilalbanarsidasspublishersprivatelimited,1986。
9 .《南海寄回内法传:印度和马来半岛的佛法》,义净著,高楠顺次郎( junjirō takakusu )翻译
arecordofthebuddhistreligion:aspractisedinindiaandthemalayarchipelago ( a.d.671-695 )
by i-tsing,translated by junjirō takakusu b.a .,PH.d.withaletterfromtherighthon.Professor f.MAXMüLS
oxford: at the clarendon press,1896。
第五卷(第八卷)
10 .《赵汝适〈诸志〉译注》、赵汝适萧、夏德( friedrich hirth )、柔克义( william woodville rockhill )译注
chau Ju-Kua:hisworkonthechineseandarabtradeinthetwelfthandthirteenthcenturies,entitled chu-fan-chi
translatedfromthechineseandannotatedbyfriedrichirthandw.w.rock hill
ST.Petersburg:Printingofficeoftheimperialacademyofsciences,1911年。
11 .《岛夷志略》: 14世纪中国与东南亚群岛和印度洋沿岸地区的关系与贸易》,汪大渊著,柔克义( william woodville rockhill )译注
notesontherelationsandtradeofchinawiththeeasternarchipelagoandthecoastoftheindianoceanduringthefourteenthcentury
translatedfromchinesedescriptionofthebarbariansoftheislesbywilliamwoodvillerockhill
int’oung Pao,15,part i,and 16,part ii,1914。
第六卷(第九卷)
12 .《真腊风土记注》,周达观原著,伯希和( paul pelliot )法语注释,Gilmand’Arcy Paul英译
the customs of cambodia
translatedintoenglishfromthefrenchversionbypaulpelliotofchou’schineseoriginalbyj.gilmand’arcy Paul
bangkok: the siam society,1992年。
13 .《马欢〈瀛涯胜览〉》,马欢原著,米尔斯( j.v.g.mills )翻译。
ma huanying-y aishen-LAN:theoverallsurveyoftheocean’s shores ( 1433 )
translatedandeditedbyj.v.g.Mills是,
londonandnewyork:cambridgeuniversitypressforthehakluytsociety,1970。
第七卷(第十卷)
14 .“中国和罗马东部”,夏德( f. hirth )著
chinaandtheromanorient:researchesintotheirancientandmediaevalrelations,asrepresentedinoldchineserecords
by f. hirth,ph.d。
leipsic &; munich: georg hirth,shanghai &; 香港kong:Kelly & amp; walsh,1885.(本文来自澎湃信息,越来越多的原始信息请下载“澎湃信息”app )
标题:财讯:海上丝绸之路:串通印度洋世界体系的纽带
地址:http://www.mnscw.cn/syxx/7280.html
免责声明:民生财经杂志网致力于提供权威、全面、专业、及时的财经资讯,的部分内容转载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民生财经杂志网将予以删除。
上一篇:财讯:海上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