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民生财经杂志网”,我们向网民提供非常全面的股票,期货,黄金,外汇,个股等金融投资相关的资讯财经新闻,帮助新手股民学习掌握股票入门基础知识,了解更多丰富精彩的股票金融知识。

javascript:;
主页 > 商业信息 > 财讯:发现东亚(四四)︱用什么“超克近代”?

财讯:发现东亚(四四)︱用什么“超克近代”?

来源:网络转载更新时间:2021-01-23 22:39:01阅读:

本篇文章3400字,读完约9分钟

“超克”是日语词汇,与英语中的overcome一词相对应。 可以理解为超越、克服甚至征服 1930年代和1940年代对殖民地现代(所谓的“近代”)的不满在日本知识精英集团中日益高涨,“超克近代”在当时已成为摆脱西方束缚,寻找日本主体性的思想口号。 1941年12月7日,当地时间早上,日本联合舰队在山本五十六的精心计划下,袭击了美国夏威夷珍珠港的海军基地,重建了美军太平洋舰队,爆发了“大东亚战争”。 这时,马修·佩里率领的美国军舰首次“叩头”日本的国门,将近90年了。 珍珠港事件在中国人的历史认识中,珍珠港事件是中日战争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一环,具有重要的转变意义,但不是历史的起点。 但是,在当时乃至今天很多日本人的认识中,这是与“满洲事变”(占领东北)、“支那事变”(全面侵略战争)完全不同的另一场战争,标志着新时代的开启。 和佩里的黑船来航一样,这是让日本再次进入世界史,也是日本对“近代”的盛大宣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当然是资本主义现代危机的再次总发生,其根源是战后各种思潮和政治势力在暂时隐蔽的危机中发酵,持续撕裂。 对于其分解理解,经济、政治、国际关系、社会、军事等立场不同。 其中之一是不可忽视的观点,是思想。 特别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太平洋战场,这种思想冲突很激烈,至今还没有完全结束。 1942年7月,日美宣战半年多后,日本知识精英被《文学界》杂志召集,在京都的温泉酒店举行了为期两天的讨论会,主题被称为“近代超克”。 之后被思想史研究者反复提及的跨学科讨论会的目的是探究“大东亚战争”的意义。 站在今天,学者们的发言确实美化着侵略。 但是,当时真正让他们兴奋的不是战争本身,而是以对美开战为标志,彻底整理了日本近百年的历史定位。 在他们眼里,战争不仅是物质和权力的争夺,日本主导欧美的殖民地现代体制和这个人制背后的一系列历史文化观也被彻底分割。 据出席会议的京都大学哲学家高山岩男先生说,这代表了“欧洲以外的世界从欧洲世界独立的倾向和事实”,但“满洲事变、联合国退出、支那事变与有世界历史意义的一系列“日本意志”勾结,“欧洲” 换句话说,对当时的这些知识分子,这场战争的抵抗性大于侵略性。 如前一栏所述,进入现代资本主义体系后,日本经历了第一次经济增长,面临着深刻的社会危机。 欧美殖民地对现代性的疑问和批判,从19世纪末的20世纪初开始在日本的思想界、舆论界兴起。 “亚洲主义”的需要是摆脱西方殖民束缚,建立所谓的“独立自主的亚洲共同体”。 这一逻辑又与“兴亚”论结合,迅速发展成为日本对殖民地亚洲的理论解释。 实践亚洲主义的第一位政治家包括设立东亚同文会的贵族院议长近卫笃麿。 他的儿子近卫文麿在20世纪30年代后期和40年代前期担任过几次首相,与东条英机一起创立了法西斯色彩浓厚的大政翼赞会。 在近卫文麿任内,日本提出了建设“大东亚共荣圈”的纲领和政策,发动了“大东亚战争”,使亚洲主义思想和军国主义实践深入结合。 乍一看,日本大东亚的论述以反现代的姿态出现了。 但是,其根深蒂固的逻辑依然是殖民地的现代性带来的。 “兴亚”是“脱亚”的另一个方面。 一方面反对以欧美种族歧视文明开化论为基调的史观,另一方面以标榜日本(或东亚)的种族优越文明独特对抗这种史观。 一方面强调抵制欧美帝国、资本和殖民地势力的扩大,另一方面以“共荣”的名义,在中国台湾、朝鲜、中国大陆、东南亚扩大帝国、殖民地、资本。 也就是说,他们正在用与“近代”完全一致的逻辑完成“超克近代”的宏业。 日本知识分子,特别是对中国和东亚有深厚感情的知识分子,并不是没有意识到其矛盾。 有名的鲁迅研究者竹内好( 1910-1977 )说:“我们爱支那,爱支那的感情又反过来支撑着我们自己的生命。 只有支那成长了,我们才能成长 这种增长的方法曾经是我们确信的。 我确信这是塌方,无情地撕裂,直到支那事变爆发。 “我们一直在怀疑。 我们日本在东亚建设的美名下欺凌弱吗? ! 」以反殖为幌子的殖民地侵略、以反帝为借口的帝国主义,这个理念和行为的分裂,只能在不断扩大的战争中暂时调和。 所以,向美国宣战,成为填补这种分裂的救命稻草。 “支那事变”对这些知识分子来说,曾经在夜晚很重,似乎很难理解。 “大东亚战争”就像光明一样,迅速地消除了他们心中的这种黑暗。 《读卖情报》发表了天皇向美国宣战的诏书,向美国宣战的瞬间,日本的知识精英们被其悲壮的抵抗意识所感动。 珍珠港事件发生一个月后,竹内好代表中国文学研究会发表了“大东亚战争和我们等的决心”一文,“历史被创造了! 世界一夜之间就变了样! 与其说是对军国主义的拥抱,不如说是对美国宣战深深怀疑的侵略战争改变了性质,“感动得发抖”“现在才是一切都被说明了……我们的疑惑……在东亚构筑了新秩序、民族解放的真正意义,今天变成了我们 ”对他和他的同事们来说,“大东亚战争使支那事变成功,在世界史上得到了生命。 “超克近代”以西方而不是中国(以及亚洲其他国家)为敌人,因此所有的行为似乎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这是绝望的浪漫主义,是书生一心一意的愿望。 应该说正是因为日本站在殖民地的现代性顶点,收获了巨大的工业和经济成果,才更深刻地意识到这种现代性给世界带来的巨大危机。 知识分子的问题意识是正确的,但处方是错误的。 问题的核心是在“大东亚”超越“近代”,这个“东亚”是在“非西欧”的种族文明边界划定的。 这个计划界的做法是构成殖民地现代性理论的基本要素。 避免了资本主义、工业主义、殖民主义的地域性,将自己的现代混乱归结为两个代表空之间(东方/西方)的种族、政治、文化对立。 确实,“东方近代是欧洲的强制结果”(竹内好语),但殖民地现代性不仅属于人类的某种特定文化,欧洲和亚洲也从未隔绝。 这种东西的双重对立,从根本上抹杀了被日本压迫的中国、朝鲜等国的需求,无视日本是亚洲各国最残酷的殖民者。 战时的日本思想家“注视着彩虹般的彼岸之光” 但是,那种精神的另一边是幻想。 日本走向全面战争,为此形成了“西方/近代”的敌人,明确了自己的主体是独立的。 但是,所有的二元对立都是相互映射的,相互依存的。 如果日本/亚洲是“西方/近代”的反题,日本/亚洲就不能脱离这个“西方/近代”而存在。 在18、19世纪,欧美殖民者为了强调自己的优势形成了想象的“东方”,而20世纪的日本为了精神独立形成了与东方对立的“西方”。 对另一边的“西方/近代”宣战,而且日本必须否定自己超越东西对立的历史经验。 就像江户时代的日本知识精英借用古学和国学谋求“中国化”一样,20世纪前半叶的日本经历了“西方化”。 殖民地“抵抗”殖民主义,用地区帝国主义反应世界帝国主义,在理论上和行动上都是不可能的。 日本最终战败,无论在思想上还是实践上都没有完成“近代超克”,反而如美国思想史家哈利·哈尔茨尼安所说,成为了“近代超克”。 不仅如此,他还将“大东亚”一词变成了负面资产,成为其未完成帝国幻想的象征。 日本战败了,但日本的侵略战争,产生了意想不到的结果。 那是复活中国。 中国近代以来面临的最大危机中日战争,成为在许多困难中刺激国民政治动员的契机。 20世纪40年代,中国知识精英对国家构建方向有对立的两种意见。 以顾颉刚、傅斯年为代表的学者认为中国应该加快建设现代国家,强调“中华民族是一个”。 翟伯赞、费孝通等主张通过战时西南民族调查,认识中国民族的多样化,正视中国概念多样性的存在,从政治平等出发实现团结。 两个民族构建的想法,当时有紧迫性和合理性。 前者的意见得到了蒋介石的支持和同意。 后者的意见是在中国共产党的民族论述中找到了同盟。 在社会革命的背景下,种族/民族没有成为中国政治的唯一单元,中国现代民族国家建设在反对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的路径上展开,强调反帝反殖民阵营中的人民联合。 即使是建国后的民族识别事业,也不是加强民族边界,而是以赋予各民族平等的政治权利为手段,以谋求最终的差异化为目标。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中国抗战以来的民族构筑,与日本试图镜像“西方”的主体建模明显不同,中国的现代国族( nation )具有超越狭隘的民族/种族主义的革命特征。 今天,我们认为这一历史经验提供了至少考虑一个超克殖民地现代的可能性。 (本文来自澎湃信息,越来越多的原始信息请下载“澎湃信息”APP )

标题:财讯:发现东亚(四四)︱用什么“超克近代”?

地址:http://www.mnscw.cn/syxx/12851.html

免责声明:民生财经杂志网致力于提供权威、全面、专业、及时的财经资讯,的部分内容转载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民生财经杂志网将予以删除。

月度热文榜

民生财经杂志介绍

民生财经杂志是领先的财经周刊。以经济、时政及其他各社会领域的新闻资讯为核心,提供客观及时的报道和深度专业的评论,树立公信力和影响力,记录、推动、引领中国市场经济的宏伟进程。依托专业的团队和强大的原创新闻优势,以“新闻+数据”为两翼的业务平台全面覆盖中文媒体、英文媒体、高端金融数据等多层次的产品,为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受众群,提供全天候国内外权威财经信息,包括宏观、海外、证券、产经、房产、金融、消费、科技、数码、宏观经济看点、微观市场走向、知名财经专家意见等行业权威及时的财经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