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讯:胡适曾热心于翻译西方短篇小说,这也是他成名之路重要一步
本篇文章7222字,读完约18分钟
编辑: 1917年,胡适通过了哥伦比亚大学哲学博士学位的考试。 同年,他回到北京大学担任教授,同时参加了《新青年》。 100年后的今天,哥伦比亚大学全球中心联合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和北京大学图书馆,共同举办了“20世纪中国学术思想史上的胡适”展览。 这次展览会上出现了胡适自己的一部分专辑,包括罗斯福总统胡适写的信等。 4月22日,北京大学图书馆特藏部副主任邹新明带来了胡适研讨会学术讲座的第二届《胡适留美期间西方短篇小说的阅读与翻译介》。 胡适什么时候开始接触西方短篇小说的? 西方短篇小说的翻译什么时候开始? 他对西方小说有什么认识? 在这次演讲中,邹新明结合胡适的日记、藏书和其他资料,给出了答案。 本稿根据邹新明演说和文案《胡适留美期间西方短篇小说的阅读和翻译介》进行整理。 邹新明认为胡适对西方小说的有趣和阅读大致从上海的学术期开始,将持续一生。 然后,他对西方短篇小说的翻译介经历了大致四个时期:上海的学术时期,大致是接触尝试的时期。 留美期是大体上没有自觉的转型期。 1919年时期,大致为新文化运动大力提倡实践时期。 从1923年到1928年的时期,几乎是成熟期 1907-1910年:留美以前的阅读体验和翻译在胡适在成绩溪上庄读私塾的时期,开始对小说感兴趣。 1907年,胡适在上海读书时,做了一些读书笔记,记录了《铁锚手》、《爱国二儿童传记》、《十字军英雄记》、大仲马《侠隐记》、《续侠隐记》等西方小说的翻译心得。 1908年,胡适尝试翻译西方短篇小说。 今年4月21日,他在《竞业旬报》第12期发表了翻译故事《生死之交》,次年8月26日在《安徽白话报》上发表了翻译小说《国架》。 图1还表示胡适收藏的short story classics(foreign ) (以下简称short story classics )、vol. ii意大利和斯堪的纳维亚各国的卷上 《图1》《安徽白话报》于1908年创刊于上海,出版至第六期,因新闻馆火灾停刊。 因为1909年9月复刊,1910年初停刊,所以很明显短篇是胡适在上海学习期间翻译的。 1910年2月22日,胡适在日记中这样写道。 “云五劝佑每天课余时间多翻译小说,限期翻译一千字,每月能得到五六十元,增进学识。 这个意思非常赞成,需要之后实行这个。 ”由此可见,胡适在上海学习期间的翻译大体上首先是基于对生活和家庭的补充考虑。 1910-1917年:留美期间的翻译和对西方小说的认知培养1910年,胡适去美国留学,上康奈尔大学读农科。 根据现在的资料,胡适留美期间翻译西方小说最早的发表时间是1912年,当时胡适刚放弃农业,不仅没有了学习农业时的补助,而且必须归还以前收到的东西。 因此,胡适留美最初的小说翻译首先处理生活问题。 图2根据考证,胡适留美期间翻译的第一部短篇小说是都德的“最后一堂课”,当时胡适被翻译成“割地”。 在1912年9月的日记中,胡适写道“夜译《割地》不行”。 9月29日写道“夜译《割地》成”。 寄德之争,命令刊登的“大共和”。 “那一年的11月5日,上海《大共和日报》刊登了《割地》,1915年,上海《留美学生季报》春季号重新刊登,小说的名称依然是《割地》。 胡适留美期间翻译的第二篇短篇小说是《柏林围城》【图2】,依然是为都德制作的。 大纲翻译于1914年8月25日、1914年11月10日发表于《甲寅》第1卷第4期。 胡适对西方小说的认识,早在1915年7月13日给家族叔胡近仁的信中就出现了,“老叔近对著小说有志,在书中多次提到,现在老叔一陈想看。 “从这封信中,我们可以知道胡适对小说的关心和认知 在谈论西方小说的翻译时,胡适说:“翻译得到了林译栈更司的《滑稽外史》、《块肉余生》、《贼史》、司分别是《十字军英雄记》、《撒克逊抢劫后英雄略》、小平马的《茶花女》。 君朔译的大仲马的《侠隐记》、《续记》、《法宫秘史》(三书为大书)也有。 胡适上面的推荐不如上海在校期间接触的汉译本。 胡适在信中说:“小说的宗旨有两个。 一个是让人开心,另一个是淑世。 “无论娱乐人淑世,小说法不在两端:把故事布局,我国小说以状物写生取胜,西方小说兼有二者的胜利。 现在是西方的结构,应该弥补我的不足。 前面列举的各本书中,布局最奇怪的不像《撒克逊英雄略》,……”是因为和不懂外语的胡近仁在讨论。 因为这仅限于中文翻译。 在谈论短篇小说时,胡适又说。 “短篇小说特别难。 每年翻译两三篇。 最近,《柏林围城》上刊登了《甲寅》第四号。 我是法国的名萧也。 你见过吗? 图3】胡适在这封信中认为小说的妙手首先在叙事诗和状物写生两方面,中国的小说在状物写生两方面都很强。 西方小说两部都很优秀。 这是因为应该学习西方小说在结构方面的特征,弥补中国小说的不足。 他还强调短篇小说特别难写。 胡适说自己翻译介绍的两三篇大致是“割地”(“最后一堂课”)和“柏林围墙”。 另外,胡适译的《百愁门》发表在与信同年、1915年秋天的《留美学生季刊》上。 《百愁门》是英国作家rudyard kipling的作品,kipling、胡适译吉百龄【图3、图4胡适藏书中有kipling的短篇小说集plain tales from the hills、莱比锡bernhardtauchnet。 淇 胡适信中西方短篇小说的认知应该是在胡适留学后阅读原件或英译本得到的。 图1916年胡适开始讨论文学革命时,开始意识到西方小说的翻译是文学革命的重要手段。 他在1916年2月3日的日记中摘录了给陈独秀的信中的一点。 其中有“今天想为祖国创造新文学,应该从输入西方名著开始,有国家人民应该采取的方法,参观,还有自己创造的新文学”等语言,此时的胡适对于西方小说的翻译,已经 图8】1916年9月1日《新青年》第2卷第1号发表了胡适的翻译小说《决斗》【图5、6、7、8 :胡适藏short story classics全套4。 short story classics的第一卷是俄罗斯卷,扉页有胡适题,写着“《短篇小说汇刻》俄罗斯部分第一”。 在这本书的目录页上,许多名字旁边都有复选标记。 teleshov的小说《duel》即《决斗》旁边不仅有复选标记,还有“翻译”字。 胡适选择翻译底本时应该留下来。 这是俄罗斯作家nikolai dmitrievitch teleshov的作品,teleshov、胡适被翻译为泰来夏甫。 1917年1月,胡适在《新青年》第2卷第5号发表了《文学改良刍议》,之后高举陈独秀大张《文学革命》的旗帜,两人成为文学革命的领袖。 胡适发起的文学革命大致包括诗、剧、小说几个方面。 在诗方面,他积极尝试,出版了第一本白话诗集《尝试集》。 在戏剧中,不仅和罗家伦一起翻译了易卜生的《娜拉》,自己也创作了戏剧的《一生大事》。 小说方面,胡适没有创作,只是翻译了一点西方短篇小说。 他是《短篇小说》的第一集《译者自序》,“是想提倡短篇小说的身体,但很遗憾不能创作。 我只能向后面的新文人介绍一些可供参考的资料。 胡适后来在《建设的文学革命论》中指出,《文学改良刍议》主要侧重于破坏,从建设的角度来说,文学革命应该重视的两点,其中之一是做法,这需要向西方学习,包括翻译西方短篇小说。 胡适非常重视翻译西方短篇小说,同时可以看出身体很用力。 图9】【10】同年年初,胡适翻译了莫泊桑的短篇小说《二渔夫》,发表在1917年3月1日出版的《新青年》的第3卷第1号上。 胡适在译文前说:“六年正月,不能生病外出。 我翻译这个。 1917年4月1日出版的《新青年》第3卷第2号中,胡适译的莫泊桑的短篇小说《梅吕哀》【图9、10、11:1917年4月1日出版的《新青年》第3卷第2号中发表了胡适。 其依据应该是胡适藏书莫泊先生的selected stories vol. iii,纽约the leslie-judge company 1912版。 淇 1917-1918年:就西方短篇小说的理论考虑胡适回国后,继续推进和实践文学革命。 除了继续翻译小说外,对西方短篇小说在理论上也有点认知和介绍。 胡适在《建设的文学革命论》中说:“我认为有(1)工具、(2)做法、(3)创造三个步骤。 前两步是准备,第三步才是实行新文学的创造。 ”讨论了道具和做法后,胡适问:“现在怎么准备才能得到正好好一点的文学做法呢?” 仔细想想,只有一个方法。 是赶紧翻译西方文学名萧氏为我们树立榜样。 我的这个主张有两个理由。 第一,中国文学的做法真的不完全,不能成为我们的榜样。 也就是说,从体裁上来说,散文只有短篇小说,设定(原文错误必须是“没有”,邹新明注)有周密的配置,逻辑严格,首尾一贯的长篇。 ……关于最精彩的《短篇小说》,更不用说《独幕剧》了 ……第二,西方文学的做法比我们的文学完善得多,聪明得多,所以必须举例。 ……再用小说来说,其材料的准确度、体裁的完善、生命的高度、描写工作的切入点、心理解剖的细致、社会问题的讨论的贯彻、……真的很美。 关于近百年创作的“短篇小说”,芥子中似乎隐藏着一千个世界。 真像百炼的纯金,弯弯曲曲的委婉,无处不在。 可以说是开创千古未有的创局,百世不可挖掘的宝藏。 “在这篇文章的最后,胡适制定了翻译西方文学名著的几种方法,建议翻译最初的《西方文学丛书》、《约100种长篇小说、500篇短篇小说、300种戏剧、50篇散文》。 1918年3月15日,胡适在北京大学国文研究所的小说科发表了《关于短篇小说》演讲,用傅斯年记录整理,发表在《北大日刊》和《新青年》上。 胡适在演说中首先定义了短篇小说。 “短篇小说是最经济的文学手段,是描述事实中最精彩的一段,另一方面,也是令人十分满意的复印件。 胡适指出,任何传达不朽的短篇小说都具备“事实中最精彩的一段或一面”、“最经济的文学手段”这两个条件。 胡适接着以自己翻译的都德的“最后一堂课”、莫泊的“二渔夫”为例。 在简单介绍了中国短篇小说的历史后,胡适总结说:“最近世界文学的趋势都从长到短,从多到少变得简单了。” ……另一方面,十九世纪中段以来,最通行的是《短篇小说》。 长篇小说就像tolstoy的《战争与和平》,其实绝对不存在。 所以我们验直(现在的作品简直《就像》,邹新明注)可以说,《恋爱短诗》、《独幕剧》、《短篇小说》这三部表现了世界文学最近的倾向。 胡适认为这种倾向的原因大致有两个方面。 “(1)世界的生活竞争一天比一天忙,时间越宝贵,文学也不能不关心‘经济’。 ……(二)文学本身的进步与文学的‘经济’有密切的关系” 最后,胡适指出,为了拯救中国当时小说界的时弊,必须真正提倡《短篇小说》。 1919年:《短篇小说》第一集出版1919年10月《短篇小说》第一集出版。 胡适留美期间和回国后陆续翻译,同时包括在期刊上发表的短篇小说的译文。 这本书很受欢迎,1920年4月再版,11月发表了第3版。 胡适是《短篇小说》第二集的《译者自序》,“《短篇小说》第一集销售广泛,转载较多,这是我那天从未梦想过的。 那11篇小说,可以说至今仍在近年翻译的文学书中流传最广。 “图12”【13】【14】根据邹新明考证,胡适回国后翻译的5篇中,有4篇来自short story classics。 第一篇是契诃夫的《艺术品》【图12、13、14、15 :这个底本是short story classics的第一卷俄罗斯部分,在其目录页《a work of art》的右侧不仅有复选标记,还写着“”。 发表于1919年5月15日《新中国》第1卷第1号 胡适在译文前的作者介绍中,参考了short story classics第一卷《a work of art》正文前的作者介绍,胡适说契诃夫“学过医学,但没打卡做过医生”。 ……,被称为《俄罗斯穆白桑》。 对应的英语介绍是“chekhov,whohasbeencalledtherussiandemaupassant,……thoughereceivedthedegreeofm.d .,henever 从胡适留下的批准语和表示来看,他在留学中读过,但当时是否翻译还不知道。 图17】1919年11月15日《太平洋》第2卷第1号刊登了高尔基《他的恋人》【图16、17】译文,胡适在《短篇小说》第1集1920年再版时补充了这篇文章,底本也是。 从笔迹来看,我认为回国后应该留下来。 根据整个目录的复选标记情况,胡适可能在留美期间大致看过这篇文章,翻译的时间必须在回国后。 图18】【图20】斯特林伯格的《爱与面包》【图18、19、20】底本是short story classics的第2卷,包括意大利和斯堪的纳维亚各国的小说,这本书的目录页上有很多有名的后铅笔 这篇文章的最后有胡适毛笔标题。 “这篇文章可以翻译,是7年9月”,胡适翻译被证明是回国后。 另外,篇末还有胡适铅笔书的“不错”的二字评论,可能是胡适在与毛笔书不同的时期,最初在留学期留下的。 图21】卡斯泰尔诺沃的“未发信”【图21、22】底本从short story classics第2卷的“the lost letter”首先发表在“每周的评论”中。 这篇文章的最后有胡适毛笔题记。 “这篇文章可以翻译,是7年9月。 和《love and bread》篇的最后一个题记一样。 这篇文章和《爱与面包》一样,说明是回国后翻译的。 另外,篇末还有胡适钢笔的评论。 “即使有讽刺的话,见解深刻,我也很高兴。 “从笔迹来看,应该是胡适留学期间留下的。 因此,胡适《短篇小说》的第一部集中收入的作品,有6篇在留学期间翻译,5篇在回国后翻译,但在留学期间,胡适已经读过这些小说。 因此,《短篇小说》的第一集首先是胡适留美期间西方短篇小说阅读和认知的结果。 胡适是《短篇小说》第一集的《译者自序》,《短篇小说中刻有周豫才周启明兄弟译的《域外小说集》( 1909 )两本,周瘦杜鹃的《欧美名家短篇小说丛刊》( 197 )三本。 “周氏兄弟的《域外小说集》用文言翻译,其发行量与胡适的《短篇小说》第一集相比,可以说是天壤之别。 胡适在《五十年来的中国文学》中高度评价了周氏兄弟的《域外小说集》,认为“确实比林译的小说高”。 但是“周氏兄弟辛苦翻译的这本书,十年间只卖了21本! ’胡适认为其理由第一。 “用古文翻译小说的话,会有‘信、达、雅’三个字……但是,得到的东西终究不会失去,最后的失败还能避免吗? 》胡适的《短篇小说》第一集除了《柏林围墙》、《百愁门》、《梅吕埃》三篇用文言翻译外,剩下的八篇都用白话翻译。 但这应该是《短篇小说》第一集畅销的一个原因,其第一个原因应该是当时新文化运动的影响的扩大和胡适在新文化运动中的地位有关。 另外,小说的选择应该也有一定的关系。 胡适在《短篇小说》第一集的《译者自序》中指出,与周氏兄弟和周瘦杜鹃花的小说集不重复。 从所选小说作者的国家来看,法国最多,有5篇,其中都德2篇,莫泊桑3篇。 俄罗斯接下来有契诃夫、切列肖夫、高尔基三篇。 其他的是英国、瑞典、意大利的各篇。 胡适所译的第一部是英语以外的国家的小说,而且可以说都是翻译的。 从阅读、收藏胡适选译和西方短篇小说来看,他对莫泊先生、都德和契诃夫有好感。 现在北大图书馆的胡适藏书有五种莫泊桑小说集。 胡适回国后,也不会忘记读莫泊桑的小说。 例如,1920年5月6日,读莫泊桑的une vie。 1923年9月12日,读了莫泊先生的《海螺》,认为“这个篇很棒”。 1923年9月,胡适在杭州疗养,13、14、19日三次为表哥曹诚英讲述过莫泊的小说。 由以上可知,胡适回国后也几乎保持着莫泊先生对小说的有趣和着迷。 胡适后的翻译,至今为止修改了很多从英语翻译到翻译的方法,希望直接从原文翻译而不是翻译。 他在《短篇小说》第二集的《译者自序》中说“我希望直接翻译英国和美国的短篇小说”,翻译了欧文·亨利和哈特的小说。 以前明确的情况是,胡适留美期间接触阅读西方古书,最重要的是short story classics四卷和theharvardclassicsshelfoffictions第十三卷,法国短篇小说卷,还有莫泊桑的短 有些leberecht hühnchen在学习德语时读过heinrich seidel。 英美小说只有英国作家rudyard kipling的三种小说集和美国作家欧文亨利的一种小说集。 另外,胡适也在short story classics卷的多部德国小说中留下了很多注释圈,但被指出没有选择其中之一。 一个原因令人费解 胡适留美学的非欧美文学不足以翻译西方小说,在情理之中。 胡适留美期间翻译的六篇小说,由《留美学生季报》、《甲寅》,特别是越来越流行的《新青年》逐渐流传下来。 胡适留美回国前就揭穿了大名,首先是“文学改良刍议”和由此引起的文学革命,但作为“改良文学的先导”的西方小说的翻译介,对胡适名声的显着发扬也应该起到一定的作用。 胡适回国后,1919年集中翻译的5篇小说,由于当时胡适的忙碌,留学期间没有阅读积累,恐怕很难顺利完成。 胡适留美期间阅读西方短篇小说时留下的注释是胡适经常将西方短篇小说的技法和中国文学笔法,与小说中流传的西方文化观念和中国以前流传的文化观念进行比较,取得西方短篇小说的长度来改良文学,汲取西方文化优点的观念 因此,邹新明认为胡适留美期间西方短篇小说的阅读和翻译介不仅对他回国前文学革命的发起和文学革命领袖地位的确立有一定的作用,而且对他回国后文学革命的继续倡导推进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本文来自澎湃信息,越来越多的原始信息请下载“澎湃信息”APP )
标题:财讯:胡适曾热心于翻译西方短篇小说,这也是他成名之路重要一步
地址:http://www.mnscw.cn/syxx/5499.html
免责声明:民生财经杂志网致力于提供权威、全面、专业、及时的财经资讯,的部分内容转载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民生财经杂志网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