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民生财经杂志网”,我们向网民提供非常全面的股票,期货,黄金,外汇,个股等金融投资相关的资讯财经新闻,帮助新手股民学习掌握股票入门基础知识,了解更多丰富精彩的股票金融知识。

javascript:;
主页 > 商业信息 > 财讯:黑龙江伊春市只有110万人口,为何要设15个市辖区?

财讯:黑龙江伊春市只有110万人口,为何要设15个市辖区?

来源:网络转载更新时间:2021-01-02 10:21:01阅读:

本篇文章1549字,读完约4分钟

说到市区最多的城市,也许可以考虑北京和上海。 两个大城市各有16个。 还有吗? 黑龙江省伊春市其实也是市区非常多的城市。 伊春位于黑龙江的正北,最北端隔着河与俄罗斯远东相对。 伊春的面积是3.28万平方公里,和京津沪加一样大。 你为什么叫伊春? 因为有伊春市西边的伊春川,所以是松花江的二次支流。 伊春有多少市区? 十五个 都说北京上海都有16个,但15个最多。 但是北京和上海只有16个市区。 包括以前的县改区。 例如北京的大兴县、密云县、上海的嘉定县、崇明县 伊春除了15个市区之外,还有县级市铁力市、县嘉荫县。 再加上15个市区,伊春有17个县级单位。 北京和上海是省级市,但伊春只是地级市。 伊春有15个市区,其人口一定非常多。 你意外地发现,不仅不多,而且非常少。 面积为3.28万平方公里,总人口只有110万人。 北京东城区人口126万,上海浦东新区人口达到550万,是伊春的5倍。 伊春人口稀少,在15个市区占1分,更为罕见。 市区人口多的是16万人,通常是5.6万人左右,最少的上甘岭区人口2.2万人,很多规模大的城市人口超过了10万人。 人口最多是铁力市,6620平方公里,人口39万。 伊春人口很少,怎么有这么多市区? 这其实和伊春的特殊自然条件有密切的关系 伊春除了市境多的700条河外,森林资源多 在伊春,到处都是原始森林,是我国重要的林业基地。 伊春市的gdp林业相当大,被称为林兴市。 这意味着伊春的市区与林业开发有密切的关系。 另外,伊春市管辖窄,南北长,东西窄。 伊春市15个市区的排列很有趣。 几乎从北到南,一个接一个地排列着。 不是黑龙江(河)南岸的嘉荫县,伊春最北的市区是乌伊岭区,这里有通往伊春市的铁路(道路)。 沿着这条铁路,向南依次是乌伊岭区、汤旺河区、新青区、红星区、五营区、上甘岭区、友好区,到达了伊春市的主要城市伊春区。 伊春区西边只有乌马河区、翠峦区两个区。 这就是10个市区。 然后从伊春区向东数,沿着东南行驶的铁路依次是美溪区、西林区、金山屯区、南股区、带岭区。 这种市区的分布结构有点像“人”字。 如果你看过伊春市的地图,你会惊讶于这里有数不清的林场和森林经营所。 以乌伊岭区为例,面积3162平方公里,人口2.6万,林场10个,森林经营所2个。 汤旺河区,面积2153平方公里,人口3.7万 林场9个,森林经营所4个 伊春的市区,很多是以前的城市。 例如翠峦区,新时期以前就成立了林务所,1952年成为伊春县的城镇。 但是,因为这里的主业是林业,所以第二年成立了森林工业局,1957年设立了区。 伊春的市区人口很少,有人吐槽设立这么多市区有浪费管理资源的嫌疑。 考虑到应该合并,一些区缩小成一个区,原区降格为城镇和街道。 从节约管理资源的立场来看,这个方法很好。 但是,伊春是在森林工作的城市,他们的“主业”是林业。 管辖面积巨大的森林,每隔一段设置林业局是合理的。 伊春市15个市区中,13个区实际上是林业局的建设。 也就是说,这13个市区的核心是林业局,属于政府企业一体化的体制。 换句话说,伊春的15个市区中,只有2个区设有区政府,剩下的都是区局的一班。 伊春地级市的管理和伊春林业管理其实也是概念,在共同署工作。 这是地产上适当的结果,当然有其合理性 在最北的乌伊岭区来说,离伊春市近150公里。 有了市区建设,工作和工作就方便了 如果取消区的建设,有事再出国,非常不方便。 另外,乌伊岭区林业局所在地也是乌伊岭区管辖边界的最南端。 北端的美峰林场到乌伊岭区有20公里以上的距离,如果区、区合并,这些“偏远地区”的林场会怎么样? 所有这些都需要时间来处理 微信: 1米阳光(本文原题:《黑龙江伊春市为什么要设置15个市区? )

标题:财讯:黑龙江伊春市只有110万人口,为何要设15个市辖区?

地址:http://www.mnscw.cn/syxx/5864.html

免责声明:民生财经杂志网致力于提供权威、全面、专业、及时的财经资讯,的部分内容转载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民生财经杂志网将予以删除。

月度热文榜

民生财经杂志介绍

民生财经杂志是领先的财经周刊。以经济、时政及其他各社会领域的新闻资讯为核心,提供客观及时的报道和深度专业的评论,树立公信力和影响力,记录、推动、引领中国市场经济的宏伟进程。依托专业的团队和强大的原创新闻优势,以“新闻+数据”为两翼的业务平台全面覆盖中文媒体、英文媒体、高端金融数据等多层次的产品,为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受众群,提供全天候国内外权威财经信息,包括宏观、海外、证券、产经、房产、金融、消费、科技、数码、宏观经济看点、微观市场走向、知名财经专家意见等行业权威及时的财经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