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民生财经杂志网”,我们向网民提供非常全面的股票,期货,黄金,外汇,个股等金融投资相关的资讯财经新闻,帮助新手股民学习掌握股票入门基础知识,了解更多丰富精彩的股票金融知识。

主页 > 商业信息 > 财讯:访谈︱钱锁桥:林语堂的思想底色

财讯:访谈︱钱锁桥:林语堂的思想底色

来源:民生财经杂志作者:金家骏更新时间:2021-01-22 16:24:01阅读:

本篇文章7475字,读完约19分钟

【编者按】很多人对林语堂的印象仅限于“幽默大师”和“京华烟云”,但英国纽卡斯尔大学汉学讲座教授钱锁桥表示,林语堂在中国文化转型时期的意义不亚于鲁迅和胡适,他们三人也同样被认为是中国现代性的指标 研究了30年的林语堂,钱锁桥将他的新作《林语堂传——中国文化再生之路》定义为“智慧传记”,从中美文化交流史的角度再次“发现”林语堂,复原了批评家、哲学家、思想家等多重身份的林语堂。 最近澎湃情报采访了钱锁桥教授,要求他谈谈林语堂除了文学家以外的很多方面。 钱锁桥中西并行:林语堂学术生涯澎湃信息:林语堂青年时期的学习经验与他及其一代文化人不太一样。 能给我介绍一下他年轻时的学习体验吗? 钱锁桥:林语堂确实有点特殊,他出生在基督教家庭,所以从小就读教会学校,然后读圣约翰大学,一直在西方教育的环境中。 圣约翰是当时很有名的教会大学,出了很多人才。 林语堂入学时也很突出,参加任何活动,英语都很棒,担任《约翰语音》报纸的英语、年鉴、英语辩论会小组组长。 他用英语发表过散文和小说,这在中国现代作家中应该很少见。 所以,他的这种情况也可以称为“本土留学”。 因为他在国内受过西式教育。 但这也不是他一个人独特的情况。 林语堂接受教育时,科举制正好废除,因为整个世代都在海外留学,接受高等教育。 但是我认为林语堂在他们中最特殊的是他从大学开始就一直兼顾中学和西学。 从大学时代开始他就开始对从中国传来的文化感兴趣,我认为这是“文化自觉”的表现。 现在我知道他不仅在圣约翰在《约翰逊》上发表了英语的复印件,还发表了用文言文写的复印件和英译中的翻译。 到了北京,林语堂更侧重于中文。 因为北京是当时从中国传来的文化中心,也是新文化运动的中心。 他自己看了很多中国文化的东西,用英语发表了解释儒学的复印件。 在欧美留学的时候也一样,中学的西学也在做。 在哈佛,他学习比较文学,上白壁德的课。 复印件是欧美文学。 到了莱比锡后,他的博士论文的主题是“关于古代汉语的音韵学”,那是一所很“小学”,需要深厚的国学基础。 然后他也很在意欧洲文化,除了英语还学习德语,放学后自己翻译海涅的诗。 然后他不仅限于书,无论是美国还是欧洲都要去当地,身体力行体验西方文化。 所以我认为串通林语堂学习背景中最特殊的关键词之一是“中西并行”。 之后他也说:“学习中掌握的想法是西式的。” 他受过西式教育,所以经常说他对中国的背景知识不足。 其实他在圣约翰也受过中国文化教育。 圣约翰是教会的学校,因为在中国学习,所以有很强的民族意识,还开设中国文化相关的课程。 又说“不够”,也要看他把自己的标准定在哪里。 对于五四代的哪个文人,胡适鲁迅是他们这些补习班教的,那确实在这方面他比较不足。 但是,我认为林语堂这样自学形成的文化积淀也不能小看成千上万。 他的努力来自北平期间受到的最直观的心灵冲击,因为“我在中国文化的古都,我自己不知道那是什么”的遗憾,开始奋发努力。 澎湃情报:根据你的书,林语堂感到冲击是在1916年新文化运动的时候,从此就应该意识到了“中学”的重要性。 因为我以前受过西式教育。 钱锁桥:你不应该这么说。 我觉得书中可能有点过分强调了这个时刻。 我以前看到的资料是因为他是用圣约翰用英语写的。 他自己也经常这么说。 我没有实地查过《约翰声音》这份学生报。 但是最近有个学者凤媛去调查了。 我看了她找的这个复印件,觉得很好。 这是因为很好地修正了林语堂初期只写英语的普遍观念。 凤媛通过看学生的报纸来理解,林语堂从大学时代开始就一直用英语写,所以不能说中学和西学的学习被割裂了。 但是,他在不同的时代确实各有侧重。 林语堂到北京期间,显然在补充他的中文。 根据凤媛的复印件,他对校长说。 “我现在也在学习中文,学习中国文化。 “他自己也在复印中说。 很多问题我不敢问同事。 因为不好意思,我自己去琉璃工厂看不同的版本。 林语堂的天赋非常高,自学取得了卓越的成果。 他在莱比锡写的关于“小学”的论文,其实是他自学国学学习了一定的体系后,用西方科学的做法整理中国的古音韵知识。 他和高本汉是同学,中国语言学界很重视高本汉,最初林语堂胡适地介绍了高本汉。 林语堂新旧融合:林语堂的文化观念澎湃情报:新文化运动时有一种风气,概括来说是大家反以前流传,提倡全面西化。 而且林语堂看起来有点武断,他觉得自己的中学不好,开始弥补这方面的东西。 为什么他做出这样的“违背潮流”选择? 钱锁桥:他不会违抗潮流 他自己说清楚,新文化运动多提倡的东西,他自己也支持。 例如,禁止卷入是新文化运动的非常重要的议题,林语堂说在农村早就没有卷入了。 教会不提倡卷入,另外很多农村女性即使不是教会也不卷入。 因为在地里工作不方便。 对他来说,他本能地赞同停止对女性身体的这种伤害。 新文化的其他倡议,他也很赞同,所以他始终坚持的大方向是支持新文化运动,这没有改变。 但是他也不是迎合别人喊口号,“打倒孔家”等,他有自己的评价。 他在1917年写的《礼》的复印件中明确指出,中国的未来是与自古流传下来的新观念之间找到重叠,取得平衡。 我认为这是他一生中一直持有的观念。 所以他当时选择补习中学,但基于他的这个观念,他认识到他必须知道中国文化的经典。 新文化运动开始的时候,毕竟他在西学方面已经是领导了,所以他也没有违反这个潮流。 他非常支持新文化运动 澎湃情报:既然主张新旧以前流传下来的平衡,那么去哈佛时为什么没有加入白墙德的学衡学派呢? 钱锁桥:这个问题要分两个层次谈 首先在当时的美国,时代背景进行了文化争论。 被称为the battle of the books (经典之争)。 你读古典吗? 白墙德的观点是,我们一定要继承以前传达的东西。 文艺复兴以来,“上帝退位”、科学昌明、精神上的东西开始变得虚弱,意味着必须从希腊和罗马以前就得到力量。 白壁德早就看出世界经典文明有共同点,所以他认为西方经典和中国经典应该信息表达联合起来,对抗那些共同的敌人——全球现代化浪潮。 所以白壁德对当时的很多中国留学生很有魅力,比如梅光迪等,他们认为我们必须维持中国的古典文明,和西方平起平坐,认为信息表现应该是相辅相成的。 这就是中国现代知识思想史上的学衡派 林语堂在哈佛上白墙德课,但他对白墙德的态度不同,显示了林语堂的个性。 根据我的书,他给胡适写过信,他专门跟白壁德谈过新文化五四运动,但我觉得白壁德可能对中国有误解。 林语堂还在中国留学生月刊上发表了一些复印件,其中说,现在的留学生为了爱国,始终主张遵循白壁德的概念,全面保存中国文化,文言是中华文明的宝物,不可放弃。 但是林语堂在文案中提出的观点是,爱国不仅应该保存我们原来的东西,而且应该创造更好的国家、更好的文明,他觉得这种颓废的态度是进步的爱国。 他在留学之前在北京经历了新文化运动的高潮,所以他知道中国需要文化变革。 20年代末30年代初,他翻译过一系列表达自旋枪美学的文案。 斯宾根是白墙德争论的对手,他提倡不仅要维持欧洲文化,还需要年轻朝气蓬勃的美国。 这也是林语堂的希望。 年轻,新中国。 但是,很多事件并不是完全双重对立的,他也不是在面对白墙德。 他后来去美国也讲了很多中国文化的经典,当然文案是由他筛选出来的。 白墙德对他还有影响,毕竟也是他的老师 美国著名的比较文学学家白壁德有两个一生最有名的学生。 一个是t.s. eliot,另一个是林语堂。 澎湃情报:林语堂始终非常支持胡适,但并不承认胡适的所有行为。 钱锁桥:没错。 他后来强调克隆的美学,提倡表现有个性,需要自主文化。 他真的尊重个性和独立意识,他自己的人生历程也是这样执行的。 澎湃情报:当时林语堂提出了“精神科学”的概念,这和胡适的“整理国故”有什么关系或有异同吗? 钱锁桥:当然有关系,但非常不同。 他基本上赞同胡适提出的“整理国事”,而且认为这是有前途的,就是用科学的方法让国学再次发挥作用。 但是,对胡适来说,整理国事的那个国事的有无并不特别重要,也没有意义。 他重点不是如何整理中国文明,而是通过整理国故,形成如何整理的做法论。 但是林语堂提出的“精神科学”不同,他引用的“精神科学”概念来自德国,对应自然科学,内涵意味着我们要创造中国独特的精神科学,所有行业都有科学做法,提取对现代生活有用的部分 比如在儒家文化中,林语堂强调儒家文化中的自由主义基因。 这有民主的意思。 孟子说是“中国杰斐逊”,孟子总是说“以民为本”。 这不是民主主义吗? 如果按照这样的想法整理的话,也可以促进中国文化进入现代化。 而且,这样的中国文化的发展绝对不是断裂,而是可以接受的。 澎湃情报:林语堂对现代化的想法可能始于新文化运动时期吗? 钱锁桥:当然 林语堂这个中西并用的想法是从1923年留学回国时开始基本形成的,那时他28岁,之后并非如此,根据时期不同有不同的发挥,但想法一直是一致的。 以前的中国文学研究整天强调林语堂在20年代是激进的,之后是保守的,这是遵循鲁迅的说法,基于意识形态的表现,实际上是不现实的。 1941年,林语堂(右起第三名)在重庆避开日机空袭击。 左起第三位是林语堂长女林如斯(台北林语堂旧居藏)林语堂是向美国出口中国文化的窗口澎湃情报。 从中美知识交流史的角度来看,我刚从清末民来民国。 但是你在书里说过话。 林语堂是中国文化在美国的窗口。 除了他以外还有这样的窗口吗? 钱锁桥:在中国现代中西文化交流史上,我认为最成功的例子是林语堂。 他的著作被翻译成世界的各种副本,不仅仅是美国。 林语堂出了英语书,很快就会翻译成德语,所以德国的一代汉学者那时读了林语堂的东西。 我认为这基本上是独一无二的 输出中国文化,影响很大的是英国,叫蒋彝,他也写英语。 另一个人是熊式一,和林语堂关系很好,他把王宝钗的剧目翻译成英语,在伦敦上演了一千多场,然后在好莱坞和百老汇表演,这也是很成功的例子,当时林语堂专门写书评。 这是30年代中西文化交流中浓浓的一笔,但现在几乎被埋没了。 林语堂不能忽视美国重视几十年的创作,这种情况隐藏了很久。 事实上,当时的规模是惊人的,但之后中国作家没能达到同样的状况。 举个例子,林语堂是美国的广播电台,美国人说可以和中国人写信互相交流。 当时真的有很多人反应过来,足以证明他的影响很大。 我去美国的时候,遇见了美国的yard sale (花园拍卖)。 他家有点旧。 后院放个小摊,谁都可以买。 最便宜的书一美元就能买到。 我总是在这里找到林语堂的书。 在普通的美国家庭可以找到林语堂的书。 你觉得这个会有什么样的影响? 而且林语堂的书至今在美国还在增印 他的《生活艺术》是1938年美国畅销书榜的非小说类第一位,亚洲作家没有人达到过这个高度。 胡适在美国大使期间也会发表一点演讲,请美国人听我说认识那些中国人。 他可能只知道林语堂。 很少有人知道胡适。 林语堂是平民能知道的,代表中国的文化名人。 澎湃情报:林语堂对中国和美国的影响还不一样 钱锁桥:是的 在中国,林语堂相当长时间没有被提及了。 我在北外上学的四年,从1981年到1985年,从没听说过林语堂。 林语堂的书直到八十年代末才开始印刷 改革开放后,中国人认识的林语堂是散文家或小说家。 他提倡幽默,写了《京华烟云》。 和梁实秋一样的散文作家很多。 但是,他的文化意义、历史意义,以及他在美国为中国抗战而进行的民间普及,很久没有提到了。 澎湃情报:珍珠也是美国作家中比较早开始谈论中国的,和林语堂的关系也很好。 他们关于中国有什么区别吗? 钱锁桥:当然有区别 珍珠先受欢迎,1931年出版《大地》,获得普利策奖,1938年获得诺奖。 但是《大地》出版后,中国人很快就会批评她。 例如,江亢虎在《纽约时报》上发表了复印件。 你说的中国农民不代表我们中国的文化,儒教文化是深厚的云云。 但是林语堂不赞同他,认为珍珠对帮助美国人理解中国起了很大的作用。 因为西方世界自19世纪以来,长期以来对中国有负面的刻板印象。 被称为inscrutable (神秘),我想东方人不能理解。 但是,珍珠首次向西方人展示了作为“人”的中国人的形象。 她画的中国农民让西方人同情,中国人和我们差不多,又酸又辣,而且生活很辛苦。 除此之外,林语堂作品中出现的中国人形象是文化人,对美国中产阶级说:“哇,我羡慕你。 给人这样的生活习惯是文化性的”的印象,我觉得中国人都是哲学家。 这意味着对抗珍珠描写的中国人不仅是可以理解的人,也是有智慧的人。 当然,批评林语堂对中国人的描写的中国知识分子也很多,他说他说的中国不是真正的中国。 但是谁有权独占说明“真正的中国”? 林语堂对中国的解释来源于他自己生活的艺术,是个人的抒情哲学,是自己阅览体会到的中国。 我认为理解林语堂思想最重要的关键是他有“关于现代批评的职务”的复印件。 这个宗旨是整个现代文化最需要跨越中西两种文化的批评家。 林语堂也不会武断地说“这是真正的中国”。 其他批评家说“你说的不是真正的中国”,那是你自己的理解。 但是其他人也没说什么。 澎湃情报:林语堂的书能在美国产生这么大的影响,有这个理由吗? 金锁桥:林语堂和庄台企业理查德·沃尔什他们的合作是良好的中美文化结合模板,也是他产生如此大影响的重要原因之一,但他反对林语堂的成功是庄台企业营销的结果。 他在美国的成功首先与自己的经验有关 林语堂自己一直说,他出生在战乱时代。 他住在上海时,在上海华洋杂居,受过教育的中国人,有社会底层,有租界,有各种外国人办的协会,这是文化的交汇之地。 而且上海是全国第一个中产阶级兴起的地方,已经开始具有现代城市的风貌,所谓农村完全是两个世界。 林语堂的散文大多是写城市的新东西,他能抓住这些,能避暑,能远足,他有自己的观点。 其次,从市场接受度来说,中国之后的主旋律是“我们要斗争,我们要革命”,我认为林语堂提倡的“幽默”是不值得的。 但是,美国的状况不同,林语堂说话的生活习惯也是美国的生活习惯。 这不是现代社会共通的,完全不是美国的,而是引用中国的说法,所以这是很好的结合,有新的知识,能引起共鸣。 林语堂的思维超过了当时的中国,超过了现在,所以他说他属于21世纪。 这个想法正好和当时的美国更吻合,反而在中国他受到了批评。 澎湃情报:那么美国网民对林语堂的认识改变了吗? 钱锁桥:有啊 一开始我以为他是中国哲学家。 我觉得他所代表的文化,以及提倡的生活习惯非常有魅力。 之后,林语堂开始谈论政治,很多人受到一点情报报道的影响,林语堂感到成为了国民政府的说书人。 所以也影响了林语堂作品的销售,《京华烟云》直到“叫声完全不同”都还很受欢迎。 当然美国对“笑声”有很多不同的声音,但其实很受欢迎。 但是《枕头戈丹》以后就不行了。 《枕戈丹》是市场上第一部销售跳水的作品,作为中国人谈论中国的事件,但美国中国通不赞同林语堂的角度,舆论包围了他。 林语堂和他的美国书商之间有拔河般关于形象定位的角力,书商希望他的定位是“中国哲学家”。 林语堂喜欢模糊国籍,强调“我是现代人”。 这两个定位是矛盾的。 在美国文化中,一直有这个问题。 在美国的少数民族批判中,很多人的种族歧视不一定是他压迫你。 有时我会喜欢你,提拔你,但他不认为你是和自己一样平等的人,强化你的种族标签,强调你的区别。 我相信林语堂有时会感到不舒服。 20世纪70年代林语堂去世时,纽约时报上他的讣告说,林语堂、中国哲学家、美国呆了多年,我们几乎忘了他是中国人,认为他和我们是同一个人。 这样的评价不能说有什么歧视,但他总是注意:你和我们不一样。 但是承认他的民族身份“几乎忘了”,已经很好了。 所以美国现代文化界总是认为自己是开放的,60年代以后他们可以接受文化的多样性,但我认为必须看他实际上做了什么。 从林语堂的遭遇来看,三四十年代,他在美国知识界很受尊敬,社会非常接受他的复印件,他也有机会去各种电台,接受媒体采访,参加辩论会,发表演讲。 但是后面反倒不行了 看他的例子,30年代的美国可能更开放,后面反而不开放。 当然可以说他是个例外,至少有这个例子。 1941年,林语堂在纽约“读书与作者”的午餐会上发言(台北林语堂旧居藏)林语堂的思想底色是自由澎湃信息:你认为林语堂能代表中美文化交流史的整个过程吗? 他的个人经验能代表这样当时的一群像他这样的外国留学生吗? 钱锁桥:我认为他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例子,但不是每个人都能代表所有人。 林语堂在美国的影响最大,胡适也是这个集团中的典型代表,他体现了文化传递的路径,他最重要的影响是在美国感受到的,认定未来中国文化方向的东西传到了中国。 他很坚定,认为中国一定要朝这个方向走,不仅包括学术方面,还包括生活习惯方面。 因此,在“科玄争论”中,他建议在美国人的生活中也学习符合现代化方向的文案。 但是我觉得林语堂的旅行更有趣。 更独特。 和他比起来不容易 时代塑造他还是他对时代的影响不容易说。 澎湃情报:你认为林语堂思想中的底色是什么? 钱锁桥:林语堂的一生经历了20多个世纪灾难重重的中国和世界,用简单的语言概括他的思想并不容易,但他一生的思想底色是“自由”。 林语堂可以称为“自由精灵” 他很有个性,有wit (英悟)和妖精之类的人,但“自由”是最重要的基础。 林语堂的自由不能单纯是东方还是西方,其实两种文化中自由的东西结合在一起。 林语堂说,许多中国国民性的形成、流畅、世故、冷漠等,最根本的来源于权利没有法律保障,说了很多错误,做了很多错误,那为什么要多管闲事呢? 但是,如果基本权利受到法律保障,中国人也和西方人一样争取自己的利益。 所以在他的概念中,中国文化的特征不是生物基因的决定,而是受社会环境的影响而形成的。 他提倡西方的权利在法律保障下学习人民的自由 但另一方面,中国文化在精神上强调“自由入世”,这些最典型的模板是苏东坡,有道家们的个人主义精神,是自由的。 林语堂领悟到这一点,自己也以这种自由的精神态度生活着。 现在很多人说林语堂是新儒家或新道家,但从强调法治保障的角度来看,他也可以是新法家。 因为他提倡法律在国民的日常生活中真正起作用。 钱锁桥著《林语堂传-中国文化再生之路》,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新民说,2019年1月(本论文来自澎湃信息,越来越多的原始信息请下载“澎湃信息”APP ) 。

标题:财讯:访谈︱钱锁桥:林语堂的思想底色

地址:http://www.mnscw.cn/syxx/12387.html

免责声明:民生财经杂志网致力于提供权威、全面、专业、及时的财经资讯,的部分内容转载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民生财经杂志网将予以删除。

月度热文榜

民生财经杂志介绍

民生财经杂志是领先的财经周刊。以经济、时政及其他各社会领域的新闻资讯为核心,提供客观及时的报道和深度专业的评论,树立公信力和影响力,记录、推动、引领中国市场经济的宏伟进程。依托专业的团队和强大的原创新闻优势,以“新闻+数据”为两翼的业务平台全面覆盖中文媒体、英文媒体、高端金融数据等多层次的产品,为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受众群,提供全天候国内外权威财经信息,包括宏观、海外、证券、产经、房产、金融、消费、科技、数码、宏观经济看点、微观市场走向、知名财经专家意见等行业权威及时的财经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