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讯:钩沉|1946年上海霍乱疫情始末
本篇文章3336字,读完约8分钟
1946年,在上海中山医院隔离病房治疗的霍乱患者霍乱( cholera )在中国属于甲类传染病,也是被强制管理的强烈传染病。 民国时期的上海霍乱频繁发生 1938年霍乱大流行给人们带来心理阴霾的还没有完全分散,1946年,抗战胜利不到一年的上海再次笼罩在霍乱阴霾中。 1946年5月流行的霍乱,有数千人感染。 早起势头强劲的1946年霍乱开始得比较早。 5月23日,上海沪西、闸北首先发现了6起霍乱病例,之后疫情开始蔓延。 5月28日,“本市现在发生了14起真性火烈鸟,3起在1天内死亡,其他症状严重。 (注:因为虎烈拉、霍乱的英语cholera的音译)进入6月,霍乱从沪西、闸北扩展到南市,感染者大多是生活在平民地区,没有条件喝自来水的工人、贫民等生活环境恶劣的人们。 6月中旬,霍乱疫情更为活跃,沪西一带特别严重,卫生局专门派遣了10支流动注射队,对霍乱疫情比较严重的沪西区实施挨家挨户注射。 据6月15日《民国日报》报道,“患有真性霍乱的有2人、男12人、女82人、死者男16人、女7人、十三日死亡率最高。 “1946年6月下旬,霍乱的发病率达到了更高的记录,26日,霍乱患者达到了68人。 7月初,霍乱全面蔓延到虹口区、沪东区。 7月4日,市防疫委员会警告市民观察防疫。 “瘟疫辄以几何率增加,自5月23日发现第一个病例以来,今天是第四十三天,平均一天二十七例,每周增加约两倍,不是各界合作防卫……七月一个月可以超过一万三人。 “这时上海各大时疫医院已经人满为患,“现在广慈医院除了还有二十余双空床外,其他各医院和私立时疫医院昨天都宣布客满,无法容纳。 7月10日,位于闸北天通庵路的市立第一传染病医院建了两处活动病房。 7月18日,霍乱的流行依然在蔓延。 当时,市政当局的负责人在防疫经费募捐大会上说:“今年霍乱流行,注意情况,有可能从1938年开始特别盛行。” 7月末,疫情无消退迹象,霍乱患者超过3000人。 客观地说,对疫情市政当局还是采取了一些积极的应对。 事实上,上海在应对霍乱疫情方面有经验。 1871年,新上任的工部局卫生官爱德华·; 亨德森( edward henderson )在租界开始接种天花。 最初,这种疫苗是在宁波路的工部局接种疫苗门诊部进行的,疫苗是从苏格兰疫苗药店和英国国家疫苗站购买的,门诊部的开放时间是每周一的4下午。 从民国初期开始,工部局卫生处就让病理实验室制造了天花、霍乱、狂犬病、伤寒、脑膜炎、鼠疫等防疫疫苗。 防疫注射中设备齐全的防疫汽车队发挥重要意义 种痘、注射预防霍乱疫苗时,该汽车队按照各卫生部门规定的日程,分别去学校、工厂、工厂、街角、小屋、酒店、百货商店、公寓、市场等。 另外,在菜场和露天游泳池等,也常设在各卫生处分处进行防疫注射。 为了预防霍乱夏天的流行,卫生处检查饮料,监水厂除了严格消毒以外,还推进免费注射霍乱疫苗。 1926年,上海华界已经设立了专业的医疗卫生机构——班沪商口卫生局,取代了以前班沪警察厅的部分卫生功能,后来改称为上海卫生局。 由于上海频繁流行传染病,1936年,上海卫生局与市内有关机构、大众团体、防疫专家、社会热心卫生员等共同成立了上海市防疫委员会。 由于传染病频繁发生,防疫委员会成为常设机构。 1946年5月1日,上海卫生局早早发布了夏季防疫通知,上海卫生局表示:“夏天就在眼前,疫情的记忆受到威胁,特别是从今天开始为市民免费注射霍乱疫苗,有助于预防。 卫生局还指定市立医院和卫生所共计40家医疗机构免费向市民注射。 但是疫情迅速发展的激烈程度,还是超出了当局的预想。 1946年5月28日,“申报”头版发布了“霍乱流行”新闻“防疫”和“隔离”措施,对抗传染病的最好措施是“防疫”和“隔离”。 1946年5月23日,自市内发现霍乱以来,上海卫生局继续增加霍乱疫苗注射流动队的数量。 5月末,考虑到霍乱疫情的严重化,防疫委员会派遣到各区的保甲事务所开始实施强制注射疫苗,除了北站、八仙桥、白渡桥外,还在四川路桥、天后宫桥增设了注射队。 在这次霍乱防治期间,上海每天出动20个流动队,设置了40个固定注射站,之后增加到64个防疫队。 据《民国日报》1946年6月9日第3版《虎疫流行,市民迅速进行疫病预防注射》的报道,“在霍乱基本平息之前,先后注射了2万5千人。 “防疫注射确实对预防霍乱有效果,未注射区的死亡率比注射区高,据当时中国疫病医院的医生介绍,“500人中接种疫苗后,没有人感染”。 防疫注射对霍乱防治的成功起了重要作用 霍乱菌容易通过饮用水传播,河水、土井水是霍乱的主要传播媒介之一。 隔离问题的水源,切断传递途径,保障水源的清洁和安全饮食也很重要。 但是,当时只有经济条件好的家庭才能使用自来水,但很多平民和穷人依然使用河流和土井水。 根据这个实际情况,当局采取了提高饮用水消毒力,在市内各贫民窟设置“防疫领导”,提供干净的水源等措施。 在保障饮食安全卫生的基础上,卫生局、警察局也有很多措施,要求饮食店和水果店严格使用纱罩玻璃盒等措施。 卫生局和联合国善后救济机构宣布了预防霍乱、伤寒、痢疾的重点:及早打防疫针。 茶要煮,菜要烤熟,成千上万的人不要吃冷的。 喝餐具,吃之前用热水消毒。 用纱窗架防止苍蝇,用苍蝇拍打苍蝇笼子减少苍蝇。 感染疫病的人,迅速在疫病医院治疗 除此之外,相关部门加强了取缔脏冷饮摊位的力量,卫生局让上海各餐厅员工组织卫生培训班,学习卫生知识,培养卫生意识,让他们观察饮食清洁和安全。 垃圾也是繁殖和传递病毒的一大邪恶来源 一般来说,上海市内的垃圾每天都用驳船和汽车运往南市、闸北、沪西的垃圾场,这三处也是霍乱流行严重的灾区。 除了当局施政过程中的许多问题外,清道夫的工资微乎其微,而且长期在恶劣的卫生环境中工作,各种矛盾显著,清道夫不满。 1946年5月中旬,上海疫情发生之际,清道夫们和当局的怨恨也再次发生,罢工开始了! 鉴于这个危险局,市政管理部门必须派遣警察到镇上暂时担任“清道夫”的角色。 当时驻扎在上海的美军也为清除垃圾提供了10辆卡车。 从7月8日开始防疫委员会在全市进行清扫运动,卫生局也决定试制清洁区限制。 限制清洁区的要求:兼顾户内和室外清洁,分区竞争,清洁总队负责清除垃圾,保甲长负责维持清洁。 这些措施对上海建设良好的公共卫生环境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也为消灭疫情提供了支持。 在社会力量积极参与这次霍乱疫情期间,上海社会各界不是袖手旁观,而是积极参与霍乱的防治。 同业公会、慈善组织、宗教团体、同乡组织为这一防疫做出了积极贡献。 上海新药业制药业协会在这次防疫中是社会团体防疫的杰出代表 该公会通过捐款,设立了两家急救时疫病医院,治疗贫困患者。 一院建在闸北南星路,二院建在大西路(今延安西路)美丽园旁边。 童子军理事会在防疫活动中,工作非常积极。 他们不仅沿着街道分发防疫传单,还说服市民参加注射队,在北站等地注射霍乱疫苗。 中国红十字会、美国红十字会、英国红十字会在一定程度上参加了预防霍乱的活动。 美军也参与了这次霍乱的防治。 在注射防疫疫苗期间,由于医疗器械不足,市卫生局寻求很多帮助,与美国上海海军、美国红十字会合作,协商了防疫事务。 在此期间,美国驻沪海军派遣了6名海军医生,参加了上海防疫事业。 6月中旬,联合国善后救济机构和美国红十字会向市卫生局供应了10万人的注射器、酒精、棉花、针尖、疫苗等。 上海防疫委员会为社会招募志愿者,各界热心人士纷纷报名。 具有专业技术性质的岗位,必须参加专业信息考试才能录用。 上海各大学、护士学校、女子中学的学生大多自主参加义务注射队。 震旦大学医学部的30名师生组成了“水上注射队”,向黄浦江、苏州河的船户注射防疫疫苗。 1946年在上海举行的这次霍乱疫情,发生得早,发生得猛,当局突然来不及预防。 幸运的是,各方立即采取救济措施,合作进行防治,疫情于8月上旬开始减退,9月基本解除了警报。 据《上海卫生杂志》报道,1946年这次霍乱疫情共计4415例,共计353人死亡。 (来源:上海市地方志办公室)原标题:《钩沉|1946年上海霍乱流行的始末》』
标题:财讯:钩沉|1946年上海霍乱疫情始末
地址:http://www.mnscw.cn/syxx/9927.html
免责声明:民生财经杂志网致力于提供权威、全面、专业、及时的财经资讯,的部分内容转载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民生财经杂志网将予以删除。
下一篇:财讯:钩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