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民生财经杂志网”,我们向网民提供非常全面的股票,期货,黄金,外汇,个股等金融投资相关的资讯财经新闻,帮助新手股民学习掌握股票入门基础知识,了解更多丰富精彩的股票金融知识。

javascript:;
主页 > 商业信息 > 财讯:高考女孩·60后︱未被性别观念影响的幸运儿

财讯:高考女孩·60后︱未被性别观念影响的幸运儿

来源:网络转载更新时间:2021-01-18 05:45:01阅读:

本篇文章3614字,读完约9分钟

我出生在中等知识分子的家庭。 父母是20世纪50年代的医学专家,经济状况还不错。 我非常重视孩子的知识和教育。 1968年,由于父母工作的替身不足,只有5岁半的我和哥哥一起上了小学一年级。 尽想着陪着哥哥过日子,让老师当保姆,但没想到我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所以就这样读下去了。 1970年,父母从城市来到农村。 幸运的是,我们的教育没有中断,家里也没有重男轻女的倾向。 父母继承了“一切都很粗俗,只有读书很贵”的古训,总是鼓励我们好好学习。 我成绩很好,父母对我的宠爱超过了几代单传的哥哥(独生子女)。 当时没有电视,但是可以听广播。 父亲的诊室预约了“参考信息”。 房子的天花板是用报纸粉刷的。 睡觉前,我瞪着眼睛看报纸。 其中除了《二报一刊》,我还认识田中角荣、尼克松、基辛格等重要的国际人物和事情。 父亲有时买小说,但不能满足我的阅读诉求。 邻居是中学语文老师,家里有很多书。 请乐意借给我。 这样,砍柴、捡稻穗、上学之余,读了当时可以读的流行小说《海岛女民兵》《欧阳海之歌》《闪闪红星》《向阳院的故事》,深深陶醉于浩然的《艳阳天》《金光街》和之后的东西, 现在想想。 我今天也很喜欢文学,很在意国内外的大事。 和小时候养成的阅读习惯有关。 二当时除了高尔基的“我的大学”,我没想到大学和我们有什么关系。 在历史发生巨大变化之前,会有静静地停水,然后下山掉进海里的惊险。 1976年1月,我在白雪山顶工作,手裂红肿,有线广播传来周恩来去世的讣告,很多同学哭了。 谁能预料到? 灾难不断,初夏朱德去世,初秋毛主席也离开了我们,这是完全不能接受的现实! 追悼会上,很多同学在操场上晕过去了。 这时父母又调到了另一个县,我也转学到了该县的一中。 在“文革”中,这所中学的数学理化都存在。 这对我理科的盲目来说不是好事。 物理和化学都是零分,数学不及格,完全跟不上。 1977年,国家突然宣布中断了10年的高考,突然无法防止,想和压力一起从天而降。 不得已,我考了文科,发扬铁姑娘的精神日夜苦读,终于在短短几个月内后来者居住,从学渣逆袭学校霸主,始终居文科班第一位。 老师每次开家长会都称赞我。 我是个女孩,但我是同学的榜样,父母的骄傲。 1977年12月,我作为14岁的高中生被学校选上高考,害怕得哭了,好几次都没去。 仿佛被绑架了一样被逼到了会场 那一年福建省考试的作文问题是“《大庆见闻一则》读后感”,毛主席的话“蝶恋花答李淑一”……我记得这次俗称“省考”(各省自发卷)的高考中,全国有570多万考生报考。 我其实也上了专业线,但父母说认真的高中毕业后好好去考试吧。 有趣的是,当年在我校提前参加大学入学考试的应届毕业生有5人,其中有3个女孩。 除了我,其他都是理科生。 半年后,我再次进入了考场。 墙上挂着“一颗心形,两个准备”的标语。 合格与否是穿鞋和穿草鞋的区别”,报考社会的青年握紧拳头……这次的作文问题是“速度问题是政治问题”。 英语只考了19分,但不计入总分,所以我很容易就及格了,成为了我们县第一中学那年唯一考上本科的文科学生。 是全国最小的大学生之一。 这次高考俗称“国考”(文革后首次全国统一考试),有610万人参加考试,40万人合格,合格率仅为6.6%。 不知不觉中,我经历了中国高考历史的重要转折,目睹了“万马千军过独木舟”的激烈竞争。 我读的是政治教育,心里没有“漫卷诗书喜欲狂”的乐趣,充满了不安。 十一届三中全会在我们入学几个月后召开。 “两个全部”被否定,席卷全国的真理基准大讨论石破天震惊,改变了两代人的思维,产生了戏剧“无声之处”横空,重新评价了眺望秋白“多馀的话”的振动。 他的追究使成千上万的青年卷入了这个人生观的大讨论 小男孩有很多烦恼,不仅心里疑问很多,还吞下无聊的“资本论”和“反杜林论”,粮票、布票、糖票总是不够,饿得咕咕叫,每顿饭吃半斤饭,不知不觉。 班里的同学年龄差距很大,有人做过小学校长和村子的支书,也有现役和退休的兵哥哥兵姐姐。 半场考试(期中考试)时,突然听到比我大两倍的哥哥回家乡,他妻子生了双胞胎。 这种奇怪的故事经常发生,不谙世事的我令人瞠目结舌。 周末,我们秘密购买了潜伏在连江县琏头町从台湾走私的“尼龙脂”面料和羽绒服。 穿着喇叭裤长发的“不良青年”手机走私品三洋双卡录音机播放港台的“颓废的声音”震撼了市里,竟然有管理员割破他们宽裤腿的机会。 中文系的才子在每个宿舍都卖粗油印的《薄雾诗集》。 我们在系读室读卢新华的《伤疤》、礼平的《晚霞消失的时候》、古华的《攀登青藤的木屋》、《芙蓉镇》,窥见了新时代文学的第一曙光。 用外语蹭西方文学课,眼前打开神秘世界的大门,了解莎士比亚、歌德、托尔斯泰这些西方学者的思想和作品,在冥冥中影响了我身后的人生道路,埋下了出国的种子。 对应于“文革”前的“老三期”(指1966、1967、1968年初、高中毕业生),“新三期”(指1977、1978、1979年大学生)的称号如同地下党的接头密码。 在无法复制的特殊人群中,我经常感到惭愧,是否背叛了“1978级”这个光荣的名字。 三我就读的福建师范大学政教系1978级全员130人,女生只有14人。 我们地区南平师范1978级数学专业总数100人,女生11人,中文专业56人,女生5人,均约占10%; 我同学所在的江西九江医专医疗系是1978级,有点好,但女生也只占1/3。 为什么这样的男性和女性很少呢? 除了许多农村地区的男尊女卑现象严重外,由于10年没参加高考,在此期间很多女性已婚,重新开始高考时,她们正好生了孩子,被家人拖累失去了高考的机会。 之后,这种男女比差的极端现象逐渐改善,1981年南平师范1981级中文专业共计50人,男子28人,女子22人,女子比例逐渐上升。 30多年后的今天,有些地区的情况似乎完全相反。 福建师大传达学院一年级200多人,男生20多人。 究其原因,一是重男轻女现象阶段性变化。 二是受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可以生育农村第一胎生女性、第二胎,尽管城市男女只能生育一胎,但客观上女性考生的绝对数量比男性多,而且农村男性学习条件差,城市女性多,合 三是在平等教育条件下,女学生的生理基因结构总体稳定性强,能很好地应对知识型考试问题,更好地学习。 四顺利考上大学,为我的人生插上翅膀,职业道路顺利。 1989年,成为7年的政治老师后,我考上了华东师范大学的华语系研究生,取得了硕士学位,分配到大学教师,然后加入了记者行列,左手粉笔的右手媒体,可以合格砍掉,根据性别基本上受到干扰 这不仅受益于时代,还受益于父母的干部身份(双职工)。 他们没有以前传达的小农意识,重视知识,几乎没有经济负担。 我读的乡村小学和县中学,女生的成绩总是超过男生,给人的印象是高考也不例外。 我有一个中学女生。 房子不好,但很辛苦。 据当时的媒体报道,她准备时在路灯下写作业。 但是,总是第一名。 是所有男女的榜样。 最后以优异的成绩考上国防科学技术大学,之后留下了英、留日,现在是科学家。 我当了30多年老师。 自从上了大学,就没有遇到过重男轻女现象。 学习好的学生、老师和同学总是很重视它,很着迷。 那么,高学历的女性在人生中没有困惑吗? 对我个人来说,第一挫折来自婚姻。 我早早上了大学,接触的是那个时期比较优秀的人才,无论如何都很骄傲,在求爱问题上选择了三选四,拖着,事业特征越大,年龄劣势也就越大,颜值也跟不上,甚至40多岁的感情。 当时我已经在副教授、副编辑审查中担任过新闻部主任、副主编、总干事,这些只能在求爱砝码上扣分。 但是最后,良好的教育背景把我从人生低谷中拯救了出来。 我在游学过程中和奥地利男人结婚,找到了真正享受我的人,建立了幸福的家庭。 之后,为了我的文学兴趣和专业,出版了一些书,担任了欧华文学学会理事和《欧洲时报》文学副刊主编,参加了国际文学研讨会。 我们学的女性比男性活跃,整体成果也高,她们大部分是“文革”后培养的女大学生。 我们的会长是女性。 成长的年代正好是“文革”,家族成分不好,没有上大学的机会,只能去乡下,但后来她靠自己的努力成为香港有名的记者,采访了钱锹书等有名的作家,出版了十几本书,港文 然后她去了荷兰,除了很多诗和散文外,还出版了两本在欧洲文学史上有重要价值的长篇小说,创立了欧洲华文学会。 这么说吧,知识确实改变了包括我在内的大部分女性的命运。 [作者安静福建人,奥地利国籍,1963年出生于医务人员家庭,担任福建师范大学教育学学士、华东师范大学文学硕士、记者、大学教师。 本文摘自《高考:女学生的故事》(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9年6月),原题为《亲历大学入学考试40年: 1978级女大学生的回忆》。 文案有删改,允许转载 ] (本文来自澎湃信息,越来越多的原始信息请下载“澎湃信息”APP )

标题:财讯:高考女孩·60后︱未被性别观念影响的幸运儿

地址:http://www.mnscw.cn/syxx/10798.html

免责声明:民生财经杂志网致力于提供权威、全面、专业、及时的财经资讯,的部分内容转载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民生财经杂志网将予以删除。

月度热文榜

民生财经杂志介绍

民生财经杂志是领先的财经周刊。以经济、时政及其他各社会领域的新闻资讯为核心,提供客观及时的报道和深度专业的评论,树立公信力和影响力,记录、推动、引领中国市场经济的宏伟进程。依托专业的团队和强大的原创新闻优势,以“新闻+数据”为两翼的业务平台全面覆盖中文媒体、英文媒体、高端金融数据等多层次的产品,为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受众群,提供全天候国内外权威财经信息,包括宏观、海外、证券、产经、房产、金融、消费、科技、数码、宏观经济看点、微观市场走向、知名财经专家意见等行业权威及时的财经新闻。